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中国的考古调查、发掘中常发现有这样一种器物:器身扁平,长条状,刀形,其刃不在长边而在短边,有凹弧刃、“V”字形刃(近平刃) 和“戈首”形刃;阑有单阑、双阑之分,阑端侧或阑间侧常见若干小细齿,阑间多数阴刻有平行  相似文献   
142.
许慎《说文解字》释“爵”字为“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对于其中“象爵”之解,前人争论颇多,然并未解释透彻。详细考证甲骨文、金文“爵”字字形可知:早期的“爵”字为象形文字,是先人们根据青铜酒器“爵”的形象创造的,后经演变,“爵”字字形加入了分别表示手和酒的构件,变成了会意字,而古人造爵的设计灵感则是来源于雀的形体。  相似文献   
143.
阳燧,就是中国古代人类对日聚光的青铜用具,又称“燧”、“夫遂”、“火遂”、“火镜”等,这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1)。从现代几何光学理论来解释,阳燧就是一种青铜凹面反射镜。凹面反射镜具有聚光性,所以,阳燧可以在太阳光下聚日光取火。阳燧取火的过程,实际上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即光能转换成了热能。阳燧是古代中国人类有意识利用太阳能的最早工具。  相似文献   
144.
作者通过X光照相无损检测分析方法,搞清了西周癧父的现状;以及器物与体连接部位和盖内部的结构形貌,并主要介绍了该器物的铸造技术特征和保护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5.
李米佳 《收藏家》2000,(12):4-7
青铜器摆脱礼法的束缚,是从西周厉王时开始的,亦即青铜文化的晚期。与以前相比,器型种类、纹饰特点及整体风格,都有了不小的改变。揭示的文化内容也更突出工艺的先进性和造型的艺术性,人本位的思想超越了神的至高无上,显示的审美特性日渐浓厚。如西周晚期的名器“刖人方鬲”,以前常被作为残忍奴隶制的具体表现。实际上换个角度来看,西周晚期的制度已近乎礼崩乐坏,人的写实形象出现在青铜器上,还说明创作思维的解放和对于人本身的认识有了提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器型,在整体上逐渐摆脱了庄重典  相似文献   
146.
林染 《新疆钱币》2000,(3):42-42
存世的宝伊局咸丰当百大钱,青铜者略多于红铜者。青铜钱中有一种大“当”式,十分少见。如图1,径48.5-49.5毫米,重24.8克,铜色青白,含锡、铅多。此为后期铸品,铜质差,钱径小,较轻薄。宝伊局由于母钱更换频繁,后期铸品钱文已明显走形。  相似文献   
147.
商代青铜戈腐蚀机理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类历史上曾经历了一个以青铜器为特征的漫长的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及其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保存下来的种类繁多、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结构复杂及铭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练的青铜器.是研究这一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青铜文化,是我国古老文明的象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8.
陈双新 《华夏考古》2001,(3):96-104
青铜器的自名前常有或长或短的修饰语,如“牛鼎”(■鼎)、“ 鼎”(楚王■肯鼎)、“媵盘”(白百父作盂姬盘)、“宝尊壶”(如矩■作仲姜壶)等等,它们或说明器物的用途,或指明器物的特征,或概述器物的价值,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青铜器的有关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张亚初先生曾对殷周青铜器中出现最多的鼎的自名作了详细统计,分为16类132种,并依此对其用途作了全面的研究①,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都令人首肯。青铜乐器的自名情况同样可以作这种研究。 我们把目前所见的青铜乐器自名及其修饰语作了全面地调查统计。(表一…  相似文献   
149.
花原 《文物春秋》2001,(1):64-66
信阳出土的青铜镜种类丰富,纹饰精美,现将馆藏青铜镜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50.
青铜编钟起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铜编钟的起源若不梳理清楚,就难以论述明白青铜编钟的发展脉络。基于现有出土物和献记录,讨论了青铜编钟起源的若干问题,指出:青铜编钟可能滥觞于陶铃,其后陶寺铜铃的出现,为青铜编钟的产生发展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点,而青铜编钟的真正起步是从晚商铜铙开始。对二里头铜铃至晚商铜铙之间存在的缺环,中提出了一种可能性的解释。有人认为南方铙是中原铙南传的结果,本工作则根据中原铙别于南方铙的出土成编等现象,提出了中原铙是借鉴南方铙发展而来的观点。对南方铙和中原铙之间差异、甬钟等的由来、青铜编钟的起源所反映的礼乐意义及其带给今人的启示等问题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