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5篇
  117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方 《四川文物》2006,(6):51-57
金沙遗址出土青铜器1200余件,初步观察,金沙铜器的铸造工艺技术沿袭三星堆时期的传统技法;在装饰技法上主要有墨绘、穿孔、立体装饰、铸纹、镶嵌等。从金沙青铜器材质分析,其青铜矿产地具多源性。从金沙青铜器的文化内涵来看,其与三星堆文化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42.
王蔚波 《收藏家》2009,(3):41-48
牛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平安祥和之意。商周时期,牛一直是统治阶级祭祀祖先的供品。周代实行了列鼎制度,史载礼祭天子有九鼎,其中第一鼎就是专门用来盛放牛的。牛除了用于肉食、祭祀外,还被用于拉车服役。牛与殷商之族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3.
毛晓沪 《收藏家》2009,(4):83-88
中华民族先民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发现,烧制陶器时的温度越高,其制成品就越坚实,越耐用,于是就想尽办法提高烧成温度。到了商代,在我国南方已经出现了小型龙窑和带有烟囱的室形窑。窑炉的改进,首先实现了我国陶器烧成温度从1000℃以下,提高到1200℃左右的技术革命。又通过无数次失败后发现,不是所有的制陶粘土都能耐高温,  相似文献   
44.
九连墩墓地1、2号墓出土青铜器上锈蚀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RD、XRF和显微照相等方法,测试分析了九连墩1、2墓中出土青铜器锈蚀产物的成分和物相组成,发现该产物的物相主要为氧化亚铜.结合埋藏环境土壤的理化分析,探讨了这些锈蚀产物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对青铜文物的影响.同时使用XRD分析方法研究了这批青铜器在大气中的腐蚀情况,发现了一部分文物已经滋生了"粉状锈".  相似文献   
45.
杨倩  李大虎 《文物天地》2023,(7):104-112
2021年3月,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接受宝鸡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捐赠藏品共计456组(904件),其中青铜带钩182件这批青铜带钩以战汉时期的居多,形制多样,纹饰丰富,铸造工艺精湛,体现了战汉时期的制造风格和精湛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青铜带钩存在表面锈蚀、断裂、残缺等病害,提取至实验室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在修复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青铜带钩存在作伪现象。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刚出土的青铜器在新的环境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在宝鸡眉县27件国宝级西周窖藏青铜器出土一年半后,对这批器物出土前后的锈蚀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对每一器物的锈蚀产物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这批青铜器腐蚀类型主要为封闭环境中的大气腐蚀,主要产物为碳酸盐和氧化物。但同时在其中一个器物上发现了氯化物类有害锈成分,分析认为,出土前后环境的变化是有害锈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7.
西南地区的石棺葬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为推进石棺葬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日本九州大学于2007年~2010年联合对雅砻江流域的石棺葬文化遗存进行了调查和发掘。结合  相似文献   
48.
二里头遗址铸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次一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的技术特征及铸造工艺二二里头遗址出土陶范考察三二里头遗址出土浇勺考察四二里头遗址铸铜技术初论二里头遗址是先秦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铸铜作坊遗址(图一)。铸铜遗物在第三、四、五区都有发现,铸铜作坊遗址主要位于四区,总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已清理出二至四期的铸造工场遗址,其周围遗留不少陶范、坩埚、炉壁、铜渣、木炭,及一些小件铜器、少量大件铜器〔1〕。青铜器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主要遗物之一,有礼器、工具、兵器  相似文献   
49.
臣谏簋铭文中的一些字,旧没有得到很好的释读,如"处于軝"后面一字,旧或误释作"从",或误释作""。本文根据不其簋、不其簋盖、引簋铭文等相关金文资料指出它应释作"■"而读为"同",意思是聚合,并讨论了甲骨文中与之用法相同的一些"同"字。"引又"下一字,或释作"■(忘)",或认为是"闻"字之省,或释作"长",本文赞同最后一种意见。"灷",旧或读为"■(媵)",或读为"告",或读为"朕",本文认为它可读作"遵"或"顺"、"训"。"灷皇辟侯"下一字,或释作"令",或释作"余",本文赞同前一种意见。"侯令"下一字,或释作"■",或释作"!",本文赞同前一种意见,指出它仍是虚词。"■"下一字,或认为是"服"字稍残,或释作"■",或隶作"■",本文赞同最后一种意见,又根据铭文文义,指出它应该是一个虚词,并且讨论了金文中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50.
青州,始于《尚书·禹贡》,其中载“海岱惟青州”。这时的青州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东至大海西至泰山的广大地区。现在的青州,仅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行政范围缩小到禹贡时青州的中心地带。从现在考古调查及发掘来看,青州有近万年的历史,面山负海,资源丰富,物阜民丰,地理位置优越,大汶口、龙山时期文化遗址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