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族性”尽管是一个外来语,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但它在汉语中的涵义应该是明确的,即指能够构成各种族类群体的基本要素,包括血统、语言、传统文化、祖籍地、宗教、种族等.“族性张扬”是当代世界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的基本特征,以族性为中心的阵营组合和竞争的加剧、基于族性的传统文化的着意弘扬、“政治族性化”的日渐盛行、原生族体的“碎片化”及大范围扩散等构成“族性张扬”的具体内容.“族性张扬”有着全球化的背景支撑,因而也是世界宏观民族过程的一个阶段性内容.  相似文献   
872.
公元3世纪80年代,辽东鲜卑慕容部落联盟的一支,在首领吐谷浑的带领下西迁。吐谷浑率部,先"西附阴山",即今内蒙古河套北的原匈奴故地,在水草丰美地区的阴山山脉休养生息了多年,开始人丁兴旺的吐谷浑部族,又向西南迁徙,经陇西到达枹罕,据《水经注》引阚骃《十二州志》云:"广大坂在枹罕西北,罕千干在焉,昔慕容吐谷浑自燕历阴山西驰,而创居此。"枹罕即今甘肃省的临夏市,由于吐谷浑率领的鲜卑部族很快在这里站稳了根基,又地处黄河以南,被当时的大夏国及刘宋朝封为  相似文献   
873.
绝美喀纳斯     
童话小城布尔津从闻名遐迩的天池下来,我们还沉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柔波起伏的天池湖水,气象森然的天山塔松,头戴银冠的博格达峰,都显得那么有情有致,所缺少的是高山湖泊应有的一份幽静,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实在是太  相似文献   
874.
英杰 《文史月刊》2012,(10):79-80
螭虎与螭龙是战国之后玉器中常见的异兽,由于两者纹饰比较接近,故又称"螭龙虎"。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后来逐渐应用于玉器上。以两种纹饰而言,其尾部都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别。若就细部而言,头和爪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875.
《中华遗产》2012,(7):20-27
走进安阳博物馆,看到右页这件精美的商晚期云雷纹提梁卣,你一定想不到它刚出土时破碎、残损的模样(下图)。精湛的青铜修复技术,让它的美重现人间。青铜器的一般修复过程包括整形、焊接、外置靠尺、粘接、补配缺块、修整做旧等步骤,每一步都必须有据可依。尤其是补配缺块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876.
雪涌 《世界遗产》2012,(1):98-99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重要而丰富的文化遗产.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则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所尊崇的文化符号.有着丰富而深邃的文化意蕴。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起源于远古的图腾崇拜。甲骨文的“龙“字.商周青铜器的龙纹.以及玉件上雕的草龙,都呈现出一种长躯、  相似文献   
877.
蒙古匈奴贵族墓地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esent paper mak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es on the Xiongnu culture(3rdBC to AD3rd centuries) existing in Mongolia.Among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participating in Xiongnu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the Franco-Mongolian Collaborative Archaeological Team drew great attention for its excavation and study of the Gaolemaodu aristocratic graveyard.By analyz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s,tombs and important funeral objects of the graveyard,the authors try their best t...  相似文献   
878.
红卫村青铜器与殷人“持其祭乐器奔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经纬 《文博》2009,(1):54-58
扶风红卫村青铜器是典型的商式铜器,时代约当于殷墟四期,其组合缺少当时的核心器物觚和爵,应是不完整的。这座商式墓葬出现于姬周势力的核心区可能与《史记》记载的商末殷人“持其祭乐器奔周”有关。墓主人可能是“壬”。红卫村墓葬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为周原、沣镐附近商代晚期的非姬周文化遗存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79.
参与渤海建国的集团主要有白山靺鞨人、粟末靺鞨人、高句丽遗民.建国后经过大祚荣的开国时期、大武艺的对外扩张、大钦茂的文治和大仁秀的中兴,渤海成为多种族的国家.在渤海社会中起统治地位的种族是靺鞨族,被统治阶层也是以靺鞨族为主,靺鞨是渤海国的主体民族.在渤海国的历史发展中没有形成所谓的"渤海族",既然没有形成"渤海族",渤海国的主体民族不可能是"渤海族".  相似文献   
880.
安徽铜陵谢垅窖藏出土青铜器因其出土单元明确、器物组合完整、器形风格新颖,是皖南青铜器研究的重要资料。根据器物组合、形制和纹饰的比较分析,可拟定其年代为春秋早期,其形制特征则可说明江淮群舒族群和文化的向南迁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