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王志敏 《炎黄春秋》2008,(10):15-20
1959年7月,由庐山会议发起的反右倾运动,已经过去49年了。这场运动大大加剧了由大跃进引起的全国性大饥荒,造成几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惨剧;也是继“反右派”之后,把阶级斗争由党外引入党内,进而导致文革历史悲剧的重要转折点。我当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也被卷人这一运动,成为“因言获罪”者之一,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62.
夏成德的主要活动:松山之围通款清军献松山城;清军入关后,定抚沂州,之后疏请没收沂州明大学士张四知等财产,越职乞颁方印,与青州道韩昭宣互参.这些事迹反映了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夏成德与清廷互相配合、上行下效;而另一方面是他的个性与清初制度的矛盾.  相似文献   
63.
64.
论到青海饮食——特别是农村饮食,肉多菜少、干多稀少曾经是两大突出特点。 人类饮食都是特定环境下的创造,并逐渐沿袭成为传统,这比如一个游牧民族,无法不叫其餐桌上经常摆放奶和肉。青海肉多是因为有牧区,有牛羊。菜少是因为青海地势高寒,不宜种菜,也就缺少吃菜的习惯。这一点叫河南移民拿老家比较得非常凸显:啧啧,这儿过年吃多少肉,叫咱在老家不吃一年?  相似文献   
65.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特独的高原地理环境孕育了青海独具特色的高原文化和民间艺术,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给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增添了无穷的快乐和生活情趣,青海民间剪纸就是其中的一枝鲜花,她开放在高原,在高原沃土上扎根成长。  相似文献   
66.
《中华遗产》2008,(11):5-5
在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尤联元、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山发寿带领下,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探索队员们和Discovery摄制组、户外探险志愿者以及专业人士组成的触摸中国之“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极限探索”科考队,经过10余天的艰险跋涉,成功穿越了柴达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总行程达3000多公里,并于近日安全抵达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67.
清代中期以后,藏族部落逐步强大,为实现环青海湖地区驻牧的权利。开始了其大规模、持久性的迁移斗争。文章从北迁活动、那彦成整顿青海蒙藏事务和“环海八族”的形成等三个方面对迁移活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
发现青海     
发现青海应该说是更高层面上的精神之旅,青海的苍茫与雄浑对一般的旅游者来说也许会显得单调乏味,也许会令人手足无措,但它体现的却是一种磅礴的气质和野性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寻和皈依。  相似文献   
69.
唐宋時期邕州入交三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史》记载,中国在唐代以后,曾发展出十六道通往交趾的水陆交通路线,可惜史书并无具体行经路线的说明。本文透过文献记载,考证出当时邕州进入交趾的三条主要交通路线。受到桂西山脉的环境限制,这三条道路大致沿着明江、水口河及平而河三个河谷平原前进,作者因此分别称之为:明江道、水口道与平而道。文中除对三条路线具体描述以外,也对中国与安南重要边境城市"永平砦"的形成背景、功能、存续时间及确切位置,详加考证与说明。  相似文献   
70.
青海近代的农业垦殖与环境变迁(1840~1949)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是历史时期波及青海全省范围的大规模农业垦殖的起始阶段,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分为衰落、恢复并快速发展和再度衰落三个时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农垦的地域分布和水利事业发展均有所不同。近代农垦对青海环境变迁所造成的影响依然是局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