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芷君  蒋向群  山朗 《旅游》2002,(9):2-3
国庆节快到了.许多人又在准备出游路线。本刊特派记者去福建惠安采访.为读者推荐国庆节黄金旅游线——惠安三日游。此黄金线有以下三大特点:1.国庆节期间不会太拥挤;(成熟的旅游者都不愿去旅游热点人挤人)2.人文和自然旅游景点的价值均很高.而门票和吃住行费用较低.相信旅游者不虚此行;3、惠安的交通发达,食宿方便,可自助游.也可半自助游,请当地旅行社帮助订房或返程票即可.但记住要提前联系。  相似文献   
82.
本文着重对水浴寺西窟的雕刻题材、石窟性质以及东山瘗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同时 ,对原水浴寺石窟《报告》中的一些疏漏和错误之处进行了补充和纠正。  相似文献   
83.
高文 《四川文物》2002,(1):38-41
长期以来,一些学认为苏东坡之后均在外地,无一回蜀,故眉山无东坡后代墓葬。清代虽发现过苏墓,但未能确指。1974年以来发现的苏符墓碑、行状碑及铭砖等.是研究东坡之孙白鹤翁苏符生平及其墓葬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4.
圣汤延祥寺     
汤山镇延祥寺是南京东郊的名寺。它的全称为圣汤延祥寺,又名延祥院、十方禅院。该寺位于汤山北麓,紧邻当地历史上的集贸市场——汤泉市。寺院旁有温泉眼一孔,历代建有浴室,故寺与温泉关系密切。建于唐代,历经1200年风雨香火未断的延祥寺,直到70年代初才被拆毁。  相似文献   
85.
长芦寺内有两棵白果树,一个粗一个细,粗的四人抱不过来,细的也有筛子那么圆!两棵白果树,一个公来一个母,每年结白果,少说也有五百斤。  相似文献   
86.
青海乐都瞿昙寺瞿昙殿是河湟洮岷地区在明初营建并绘塑的一座藏传佛教殿堂,规模不大但布局周密,显示出它背后存在着强大而成熟的文化传统。其双五部图像对置及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相结合的图像程序,可以追溯到元大都的皇家寺院,显示出汉藏文化交融中华严宗发挥了特殊影响。而从皇都到深山,藏僧朝礼圣地五台山道路上的太原可能起到了居间的纽带作用,地方性的政治文化中心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7.
《郑文公碑》自宋代被发现,清代被重视,多少年来,考证、评论不一。本文综合各家观点并参以己见,全面、系统而深刻地论述了该碑的时代背景、书风特色及其地位、影响,认为该碑堪与《瘗鹤铭》一北一南,并列为六朝碑刻双绝。其作者郑道昭理应视为与王羲之齐名的大书家。  相似文献   
88.
金光明寺是唐宋时期敦煌地区著名僧寺,本文从寺名来源、存废时限、寺院地址、佛寺建筑、经济状况、僧人规模以及人事升迁七个方面探讨了敦煌金光明寺的建置沿革和僧人情况。通过对敦煌文献和传统史料的梳理,我们认为其寺院名称来源于佛教经典《金光明经》,起讫年代在公元769年至1019年左右,寺址位于莫高窟,寺院建筑包括寺门、钟楼、大殿、禅院、禅窟、堂、仓和僧人临时性住房等,从吐蕃占领敦煌到曹氏归义军时期该寺经济状况明显改善,僧人数量显著增长,由徒众推选寺院三纲并经缁流领袖批准,在敦煌地区的影响力也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89.
赵旭 《文物春秋》2016,(4):65-67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清寺阿育王塔现存塔身是北宋初年建造的。1974年修复时,于塔心柱内发现一长方形砖室,出土了包括石函在内的大量佛教文物,对研究佛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关于石函上雕刻的图像,原发掘报告说是《涅变图》,笔者根据涅图和佛教音乐供养的比较分析,认为这是一幅《帝释梵天礼佛图》。  相似文献   
90.
天水郡因"天水湖"得名。南宋《妙胜院敕碑》明确记载"天水湖"在"天水县茅城谷"(今甘肃礼县红河镇草坝村),并言"其水冬夏无增减",此与南朝郭仲产《秦州地记》所载完全相同,由此可以纠正《水经注》关于"濛水"水系的误归。"茅城谷"即"昧谷"、"卯谷"、"禺谷"、"西谷",因濛水(峁水)得名。《妙胜院敕碑》的发现,证实了《水经注》所载"旧天水郡治"、"上邽县故城"、"西城"皆在峁水河谷。这为揭开"天水"、"昧谷"、"西"、"邽"之地望和探讨古地名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