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邓秀芳 《神州》2012,(14):188-188
谈及中国陶艺的发展,要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从当时的简单制造到固定陶艺作坊的形成,再到现代陶艺工作室的建立,中国的陶艺事业一直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朝代更替和陶艺制作技术的提高,陶瓷不仅只有实用价值,还兼具了审美价值。我针对中国陶艺发展状况,进行如下一系列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2.
刘翔 《南方文物》2013,(2):210+216
王步(1898~1968年),字仁元,江西丰城县长湖竹溪村人,号竹溪道人,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取斋名为"愿闻吾过之斋"。王步是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成就巨大,影响深远,人们尊称他为"青花大王"。这是因为王步的青花作品将陶瓷艺术精华和中国画优良技法及民间艺术的优点融于一体,在青花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3.
人文内涵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而紫砂陶艺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也必然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体现着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同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紫砂陶艺也离不开人文内涵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4.
徐瑾 《东方收藏》2024,(2):167-169
20世纪50年代日本现代陶艺的崛起是世界陶艺史的大事件。文章所论述的陶艺家八木一夫是日本现代陶艺的开创者、“走泥社”的代表性人物,他通过自身的反叛精神摆脱了传统陶瓷器物实用性的束缚,运用陶瓷材料进行自由创作和自我表达,开辟了陶瓷造型的新领域,他的艺术创作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5.
姑妈蒋蓉大师一生创作的作品众多,而创作题材大都源自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花、鸟、树、虫等自然界的动植物,正因为常见,不少艺术家往往忽略了它们美的价值,而姑妈却把许多紫砂陶艺家忽略的东西,收进了她的创作视野。姑妈蒋蓉的父亲和伯父都是当时的紫砂高手,过去的许多紫砂艺人,由于和文人墨客的交往甚多,近朱者赤,受他们影响,自然有了文人气息。姑妈自幼从艺,读书不多,却也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骨子里有着传统文人的气质和性格,她一生中创作的作品有许多与荷有关。荷,出淤泥而不染,艳而不妖,清雅、高洁,备受人们的推崇,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姑妈艺术思想里的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反映。  相似文献   
26.
刘光文 《神州》2013,(21):209-210,212
本文总结了陶艺的内空间、外空间、虚空间和意象空间的概念。并对陶艺四个空间的形成原因作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探讨陶艺空间与环境空间的相互关系,重点阐述陶艺空间在陶艺创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承蒙大家的厚爱,让我点点滴滴累积了许多字。几年前,徒众如常法师鼓励我,说要把这几百幅作品选一些,印在花瓶、陶瓷、台灯上,我都不肯,因为我认为我的字没有那样的价值。后来,却连连有人看到在莺歌(编注:台湾陶艺之都)一些商家的瓷器作品上,乃至在书店里的青年手册上,都印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民间青花为出发点,着重阐述民间青花的装饰特色及其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犹如中国画中“墨”在宣纸上的表现一样,民间青花既有其工整严谨的一面,又有其写意抒情的一面。因此,民间青花作为陶瓷艺术传统装饰中的一种,倍受历代陶瓷艺术家推崇。现代陶艺家在推陈出新的同时,亦不断为中国现代陶艺注入更多的民间原素,让现代陶艺具有更强烈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9.
黄代龄 《旅游纵览》2023,(4):136-138
旅游档案是旅游景区在开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归档与利用价值的各类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内容包括文字、图表、声像资料等.作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记录景区的建设发展,深度挖掘旅游档案内在价值可助力景区发展,本文主要围绕旅游档案特征探究如何利用旅游档案资源推进陶艺文化景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