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2004年5月21日,在郑州市召开的汝州张公巷窑、巩义黄冶窑考古新发现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张公巷窑的发掘是对青瓷发展研究的重大突破,并初步认定其为北宋官窑。出席会议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王莉英称:张公巷窑址是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和2001年在汝州举办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暨汝瓷学术研讨会,因而对张公巷窑的发掘过程、专家们对张公巷窑的评价有所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整理、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62.
鲜明 《成都文物》2006,(4):60-72
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相似文献   
463.
《说文解字》对字义说解中,有时直接或间接揭示了词与词之间的音义关系。本文具体分析该书《示部》说解所涉及的同源词,并略评其得失。  相似文献   
464.
高晓然 《南方文物》2006,(4):I0001-I0004
乾隆时期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类御用工艺品的制作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最后一个繁荣阶段。景德镇御窑厂瓷器制作工艺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陶瓷史上的最高水平.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瓷质之精细,釉面之莹润,造型之新奇,色彩之绚丽,可谓登峰造极。正如《陶雅》中评价:“倡条冶叶,不乏奇丽之观。”《饮流斋说瓷》中也说:“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乎鬼斧神工”。当时凡是日常生活中所用器物,均可用瓷器来仿效或取而代之,清人朱琰在《陶说》中曾作过全面概括,他在谈到文房用具时说,  相似文献   
465.
王宁 《南方文物》2006,(4):114-117,92,F0003
永和窑地处江西吉安县永和镇,古属吉州,故又称吉州窑,宋代永和窑火鼎盛,是一座著名的民间窑场,烧造的瓷器乡土气息浓郁,装饰手法新颖,风格清新质朴,令人陶醉神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66.
李影 《东方收藏》2022,(8):22-24
陶瓷在宋代发展迅速,当时官窑民窑竞相发展,不仅釉色品种质量高,装饰题材也极其丰富。在北宋早期的陶瓷花卉装饰图案中,莲花纹为重要的组成,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婴戏莲花、荷塘风光和莲池水禽等组合图案,不仅富有民间生活气息,也带动了宋代陶瓷的多样化发展。本文将简述宋代莲花纹样陶瓷的发展情况,然后分析其风格特征,最后对莲花纹样陶瓷的表现形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67.
渤海境内的瓷器,均发现于城市遗址,时代集中于9世纪初前后-10世纪初,窑口以越窑、邢窑、长沙窑为主,器形有碗、注壶、罐等.出土瓷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其窑口组合特征鲜明,与同时段新罗、日本出土唐代瓷器相同,代表着东北亚地区贸易陶瓷初兴阶段的基本样貌.唐代南北窑场的产品,似应主要通过朝贡道,以登州为起点,越过渤海海峡输至渤海国境内.由于渤海国与日本存在密切的商业往来,亦不排除唐代瓷器横跨日本海由日本输入渤海国的可能.9-10世纪初环黄、渤海以及环日本海的东北亚区域的陶瓷贸易,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环.考古出土的瓷器,是将有着"海东盛国"之誉的渤海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的直接物证.  相似文献   
468.
我国是个陶瓷生产最早的国家,陶瓷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是历史形成的事实。传统越窑青瓷生产、传统龙泉窑青瓷生产的传承与积淀,碰撞和融合,形成了千百年来浙江青瓷文化遗产。作为文物、博物馆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让公众科学地认识青瓷文化遗产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保护传统龙泉窑青瓷生产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69.
单莹莹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7):111-122+142-143
锔补是一种陶瓷器传统修补工艺。长期以来,人们对明清时期民间锔补瓷器认识较多,而对明以前锔补瓷器和宫廷锔补瓷器认识较少。作者综合考古出土的各时期锔补瓷器,简要归纳出锔补瓷器在我国各时期的分布和发展。同时指出故宫博物院藏品中包括一批清宫旧藏锔补瓷器。2014年,故宫南大库瓷器埋藏坑出土了一批明清时期的瓷器,其中即包含锔补器。  相似文献   
470.
朱顺龙 《南方文物》2008,(4):156-159
中国是著名的陶瓷古国,中国制瓷业在元明清三朝达到了其黄金时期.而后的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制瓷业日渐衰落。因而大凡论述中国陶瓷发展史,人们关注的多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而民国瓷业通常为人所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