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宋明焱 《神州》2010,(5):14-17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一批新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便借助这份崭新的传播媒介开始了对“民主”、“科学”等新观念的倡导,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由此拉开序幕并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2.
过去一说起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从中共“一大”到“五大”连任五届的总书记陈独秀,就说他是造成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罪魁祸首,是“托派”,并被开除了党籍。他的名字一直只能排在中国共产党的坏人之列,绝不能和毛泽东等其他领导人并提。因此,有人称陈独秀问题是  相似文献   
173.
李颖 《安徽史学》2004,(2):91-96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大革命危急时刻的 192 7年 4月 2 7日至 5月 9日。几十年来对五大的评价及陈独秀在五大的连任问题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根据新公布的共产国际档案 ,通过梳理陈独秀与中共五大的关系 ,得出与传统看法不尽相同的结论 :五大的实际主导者不是党的总书记陈独秀而是共产国际及其代表 ;五大有明显的缺陷 ,但不能全盘否定 ;陈独秀在五大的连任是历史的必然 ,并不是大革命最终失败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4.
麒麟 《文史春秋》2004,(8):17-18
陈独秀5岁时过继给叔父陈衍庶,陈氏家庭因陈衍庶的经营而成为安庆的名门望族。陈独秀虽是陈家的唯一继承,可是,他向来不问家事,视家产如敝履。1909年,陈衍庶因不识外经济协约,中了英商圈套而败讼,不得不变卖财产,家业也因之衰落。如此大事,陈独秀虽通晓英,却如无事人一般,听之任  相似文献   
175.
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凯歌声中,五卅运动后暂时处于低潮的上海工人运动重新高涨起来。为了以实际行动迎接北伐军进军上海,建立上海市民政府,1926年秋至1927年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发动和组织上海工人,连续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期间,陈独秀除参加汉口会议外,始终坐镇上海,与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维经斯基等人协商,领导整个起义工作。本文试根据最新公布的共产国际档案文献及其它相关资料,对共产国际、陈独秀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6.
177.
李芳 《贵阳文史》2008,(6):25-28
1961年,罗汉之子罗南由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贵阳师范学校任教,并在贵阳找时任贵州省政府民政厅长的李侠公先生。朋友之情,战友之谊,李侠公对罗南倍加关心和爱护。1965年,罗南与赵松泽女士结婚,在贵阳安家落户。文化大革命之初,罗南因父亲“托派”问题被打为“另类”,发配到息烽流长中学、息烽中学、安顺师专。  相似文献   
178.
金冲及 《神州》2008,(5):18-23
五四运动是历史大趋势的产物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20世纪到来后不久,在中国大地上会发生这样一场以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为主要内容的规模空前的群众性运动?它不是突然发生的,更不是任何人都能制造出来的,可以说:这以前的全部历史,已为这场运动的到来作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9.
陈晋 《湖南文史》2002,(3):77-78
1920年1月,“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乔装打扮成一个商人,坐着李大钊赶的一辆骡车,悄悄地离开了北京。陈独秀因从事爱国活动被军阀政府逮捕,出狱以后,他决心到上海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他们分别的时候,相约各自在南方和北方活动,为组建一个政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0.
走向最后的觉醒--抗日战争时期的陈独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铁健 《史学月刊》2002,1(4):62-71,77
陈独秀晚年在贫病和政治失意中不屈于国民党专制的迫害,仍放言心曲,倡言抗战,倾心民主政治,保持其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其晚年关于民主政治思考的文字被称为“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稀有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