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韩集举正》是南宋方崧卿校理韩愈诗集时做的校勘记,为宋代一部“独立完整的校勘学作”,体现了当时的校勘水平。它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校勘符号,这些校勘符号的使用是宋代校勘学发展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2.
袁喜生 《史学月刊》2002,(10):121-123
中国传统目录学发展到清代,已达到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目录学作,不仅质量有明显提高、体例有重大突破,而且数量之多也远非前朝可比。据范凤书先生统计,这一时期仅私家所编目录,就有670种之多,其中至今仍然存世的,还有350种左右。(《中国私家藏书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我以为,这个数字,也只能大致反映当时的情况,真正确切的统计并不容易做到。由于条件的限制,统计时有所缺漏实在是难以避免的,例如本在这里向读介绍的清初周在浚的《访求中州先贤诗集目》,就不在范先生的统计数字之内,而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却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73.
174.
175.
《祠山事要指掌集》是一部关于广德张王信仰的资料汇编,书中保存的许多碑记、官方文告、神灵事迹、仪式活动等或为他书所未见,或可证他书之误,或可与他书互补,对于研究宋代民间信仰,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民间信仰都有很高的价值。本文对该书的编纂原委、各刻本之间的源流关系、4卷残本存在的问题,以及全书的内容、史料价值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6.
经过检阅多种总集、别集、选本、方志、馆藏目录及目录学著作,可以考录出至少一百七十九家历代湖北词人的词集馆藏情况及零散之什的具体来源。为力求其全,于仅知其有词或词集而暂未之见者,亦酌情予以著录。  相似文献   
177.
章锦 《文史博览》2008,(6):27-30
彭燕郊,原名陈德矩,福建莆田人,1920年生;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为"七月派"重要作者之一;1955年因胡风案受牵连被捕,获释后在街道工厂参加劳动;1979年3月起在湘潭大学任教,同年10月获平反。出版有诗集《彭燕郊诗选》、《混沌初开》等十余部著作;2007年元月,出版四卷本《彭燕郊诗文集》。2008年3月31日凌晨3时56分,在长沙去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178.
韩萱 《收藏家》2003,(8):68-68
7月10、11日,翰海“四海集珍书画”和“古董珍玩”两场中拍开槌,各路藏家咸集京广,高争低夺,出手如潮,席卷了93%的拍品。总成交额达3700余万元。“四海集珍书画专场”由海外藏家联袂捧场,奉出633件名家墨宝。翰海以画家、藏家为题,整合为“黄琦藏画”、“爱新觉罗、溥氏家族书画”、“云章藏画”、“加赖包男收藏书画”、“亚明、王雪涛、陆俨少书画”等五大专辑。由于拍品出身名门、流传有绪,且精隽之作中不乏鸿篇巨制,投合了各路藏家的品味,以93%的成交率,创下国内非季度性拍卖成交率的最高记录;总成额2700万元,超出  相似文献   
179.
《隆平集》是宋代一部重要史著,历来为宋史研究者所重视。可是其作者问题却是一个疑案。本文在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的基础上,将曾巩文集与此书对照,并结合曾巩学术活动和思想特点,论证《隆平集》确为曾巩所撰  相似文献   
180.
夏志穎 《中华文史论丛》2022,(3):325-348+412
朱彝尊的詞體創作與理論之間存在時間錯位,康熙十一年(1672)至十八年,是朱彝尊形成其個性化詞學觀的關鍵時期,在此之前,他並無自覺的詞學觀,在此之後,其詞學觀影響漸廣,但本人之創作熱情急劇消退。朱氏《解佩令·自題詞集》只能對應康熙十八年《浙西六家詞》本《江湖載酒集》,是劃分其詞學道路的重要界標。該詞對豔情題材的反復闡説,與清初詞壇豔詞話語中的焦慮、悔尤心態相呼應,也反映出朱彝尊與試“博學鴻詞”時的幽微心理。《解佩令·自題詞集》成爲後人解讀朱詞的重要依據,詞中對詞學師法、寫作特點的自陳在後世詞論中得到持續演繹,而該詞的體、調、韻、語句同樣澤被深遠,這些因素共同推動其躋身清詞名篇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