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鞋缘     
王尽沙  于海丹 《旅游》2000,(5):31-31
我与“鞋”结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那会儿,女孩子都喜欢小饰物。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两小盒糖,盒的外形竟是两只溜冰鞋,糖吃完了,盒舍不得扔,便把两只小鞋放在了书架上。  相似文献   
12.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银覆斛式套杯档案记载为明代,由十二件依次能叠放在一起的银杯组成,每件银杯均镶嵌黑色物质以在内壁形成历代名人高士典故为题材的装饰画,内底注释典故名称,外底标明斋堂款识,外壁其中一面注明制作材料来源的“大明皇帝赐金”字样。故宫博物院张丽研究员根据“醉卧瓮下”历史典故产生的时代背景,推测其制作时代定为清代。在我国,银器表面镶嵌黑色物质的工艺十分罕见,一些学者将银套杯镶嵌黑色物质的工艺称为“阴刻填黑漆”,而查阅资料发现银套杯的表面装饰工艺更可能为乌银镶嵌。乌银在国外被称为“niello”,是指一种或多种金属与硫在高温下生成的黑色金属硫化物,被用来装饰金、银和铜等金属器物。将乌银实施于金属器表面的工艺被称为乌银镶嵌。为了明确银套杯的表面装饰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对其中一个银杯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元素、物相进行分析。显微形貌观察结果表明黑色物质通过加热熔融的方法嵌入嵌槽,在固化后进行抛光使表面平整。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物质由Cu、Pb、Ag和S元素组成,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含有硫铜银矿。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物质为银/铜/铅硫化物形成...  相似文献   
13.
傅晓霞 《文物世界》2010,(5):18-19,22
<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开始了对镶嵌铜牌饰这种特殊而神秘的铜器的关注,根据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王青教授在李学勤先生的基础上所做出的统计,截止到2002年,现存面世的镶嵌铜牌饰已达16件左右,其中现存国内的有7  相似文献   
14.
酷品     
车界黑武士2兰博基尼推出的这款Ankonian概念车,车身变得更窄,从正面看十分犀利凶狠。LED大灯被巧妙地镶嵌在车头作为头灯,全车充满  相似文献   
15.
二里头考古工作队在田野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绿松石镶嵌饰物,经过认真系统地清剔处理,比较完整地将饰物原本的状态展现了出来,并且也搞清楚了饰物的大概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饰物总体的形态和不同部位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纹饰的表现形式,使用替代材料和采取现代工艺合理地进行了仿制复原。  相似文献   
16.
竹丝,乃至纤至细之物,然而千千万万条竹丝拼出了沉稳深沉的图案。竹丝之用,反映了怎样的审美,我们将跟随竹编工艺大师一探竹丝镶嵌的神秘。  相似文献   
17.
傅为群 《中国钱币》2000,(4):45-47,36
一、钱铺·钱桩·钱庄——钱庄溯源   钱庄是中国旧式金融机构。在近代银行兴起之前,钱庄在社会经济中曾发挥过不小的作用。钱庄起源于钱铺,钱铺又称“钱肆”,最早见于明正德年间成书的陆粲《庚巳编》卷第二《洞箫记》,文中讲的是苏州人徐鏊遇仙女的故事。徐鏊经营的“解库中失金首饰,美人 (仙女 )指令于城西黄牛坊钱肆中寻之,盗者以易钱若干去矣。”①后徐鏊果然在钱肆中找到失窃的饰物。明嘉靖年间问世的《金瓶梅》一书,其中提到“钱铺”。该书第九十三回,冯金宝对陈敬济说:“昨日听见陈三儿说你在这里开钱铺。”钱铺的出现起…  相似文献   
18.
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牌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二里头遗址出土的3件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并与其他铜牌饰进行简单比较,认为其兽面纹开创了商周青铜器上兽面纹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鸟瞰温泉水库,它像一枚硕大无比的绿宝石,镶嵌在巍巍昆仑的山坳里。它像湖泊,却没有如织的游人、轻荡的双桨、婆娑的烟柳;它像江河,却没有波涛汹涌,鱼翔浅底,百舸争流。其实它就是青藏  相似文献   
20.
一批中国古代镶嵌玻璃珠化学成分的检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PIXE)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nergy dispersive X-ray emission,EDXRF)分析技术,对中国新疆、湖北、四川、广东出土的古代镶嵌玻璃珠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新疆拜城克孜尔墓地出土的西周-春秋时期镶嵌玻璃珠为CaO-MgO-SiO2玻璃,战国时期中国境内的PbO-BaO-SiO2和Na2O-CaO-SiO2镶嵌玻璃珠是同时存在的.本文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并提出了部分今后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