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有诗钱如梦     
  相似文献   
22.
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王莽的新朝是夹在400年恢弘大气的两汉文明中的一个畸形儿。它惟一使后人乐于称道的是其在位时进行的四次币制改革的副产品——精美绝伦的王莽货币。无论是优雅复古的五泉十布,还是新颖别致的“金错刀”,都是后代钱币收藏家喜爱和追崇的珍品。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民乐县永固镇八卦营村,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汉武帝时就为西控匈奴的屯军营地,曾出土过大量的王莽钱币。1984年夏,村民刘学福在村东黄土山丘上挖土时,偶然掘开了一座坐东向西的双人合葬土室墓,出土了一面连弧三十六字三圈栉齿纹大铜镜、两件女性头…  相似文献   
23.
《西藏人文地理》2012,(2):40-53
“千回百转始初见,疑似仙境在人间。”巴松错是藏传佛教中的神湖,又名错高湖,藏语意为“三岩三湖”。三岩是指湖区被三座富有宗教意味的山岩环绕着,分别是“赞给扎”文殊菩萨道场,“多吉扎”观音菩萨道场,“拉扎”金刚手道场,象征着慈悲、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24.
<正>为配合城镇建设,1993年,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西关居民区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0余座,出土文物近百余件(套),其中的一件铜鸠首杖为我省首次发现。鸠首杖分杖首、木杖、杖镦三部分。木杖已毁,杖首、杖墩为青铜质,有错金银装饰。杖首长2.3厘米,顶端为鸠首,尖喙,眼部为贯通孔,头部饰错金银羽纹,有对应的一对穿孔以固定木杖(图一)。杖镦长10.5厘米,  相似文献   
25.
林芝真美!汽车一翻过米拉山就能感觉到,空气渐渐变得湿润,山坡上出现了灌木,过一会儿又出现了桦木林、松树林。汽车在尼洋河岸边行驶,沿河两岸田野里,嫩绿的麦苗在春风中卷起绿色的波浪。从车窗向外远望,高山白雪皑皑,山坡郁郁葱葱,山下桃花盛开,山沟潺潺流水,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我忘记了自己在西藏,初次进藏的人更不相信这就是西藏。  相似文献   
26.
禁止性公示语是公示语的重要种类之一,其翻译方法不能简单地按字面翻译成Don't或No的句型,而应当根据具体语境灵活翻译,尤其要注意委婉、含蓄,语气得当,避免给外国人留下盛气凌人的印象。  相似文献   
27.
《醒世姻缘传》是明清之际重要的“世情小说”之一,其校注本甚夥,尤以黄肃秋、童万周、李国庆、袁世硕及邹宗良的校注本为其中代表。诸本皆有裨于《醒世姻缘传》的研究与普及传播,但诸本在点校文本时也偶有误改原文之处,故不揣浅陋,酌选十数例加以考辨订正,以供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28.
对"错金银"的定名,学界素有争议,令人对错金银的认识更加疑惑,因此有必要对"错金银"再作探讨。为此,本研究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结合中国境内和中亚草原出土的"错金银"文物和相关文献,对战国秦汉时期"鎏金"、"嵌错"和"贴金"等工艺的技术特征和工艺内涵进行探讨。对一些出土文物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传统的贴金工艺出现"敷金"、"汞贴金"等新的应用。此外,通过与中亚草原同类器物比较,发现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发现的饰金铁器采用了集嵌错和贴金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为草原文化影响下的本土创新。这类出土文物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在欧亚大陆物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这一时期的金属工艺既有传统技术的革新,同时也有新技术的输入。  相似文献   
29.
道德需要的个体发生离不开教育培养这个重要环节。个体道德需要培养的具体途径主要有:“注错习俗”;制度支持;教育灌输;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30.
The thirteenth Dalai Lama Ngawang LozangThubten Gyatso was a very spectacular and complexcharacter on the political stage of Tibet in moderntimes.His experience of a lifetime of frustrations re-flected the then tempestuous and changeable situation.Any evaluation of a Tibetan political and religiousleader has always been a contentious problem in aca-demic circles,because it involves the explanation andexposi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Tibetan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fter the Revo-lution in 1911. For a long time I have had a keen inter-est in the“the Great Thirteenth,”as he has been called.After a long period of study I have formed my view-point on this historical figure, and I present it here 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