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满城汉墓出土铜器铭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筠  陈静 《文物春秋》2010,(3):51-57,66
满城汉墓共出土铜器600余件,其中30件刻有铭文,计52处近800字。这批铜器铭文集中体现了西汉前期器物刻铭的面貌,对研究西汉的度量衡制度、诸侯国制度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本文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对刻铭重新做了录文,更正了个别错讹之处,并分别做了考释。  相似文献   
112.
江西所出应国铜器铭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正 《南方文物》2006,(2):81-83
1958年,江西余干县曾出土一件铜器《应监甗》,通高34.9厘米、口径22.4厘米,款足高15.8厘米,足饰饕餮纹,口沿内壁铭只有六个字:“应监乍宝尊彝”.这里的铭并不难解,其中比较有争议的是对应监的理解和地望问题.  相似文献   
113.
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进行识字教学,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还应该注意儿童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一、有目的地观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观察是智力的窗口,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着的。(没有思维的观察不能称其为观察。)又因为低年级儿童对客观事物的大体轮廓的知觉占优势,精细的辨别能力尚差,空间知觉的精确性和分化性还不高,注  相似文献   
114.
晚商时期,在黄河中游南流段两岸存在一群具有地区特色的青铜器。对这批铜器年代与族属的认识,核心问题在于山西保德林遮峪所出青铜器的年代。林遮峪墓葬出土的可确定年代的铜器大都属于殷墟时期,下限并未进入西周。黄河中游南流段两岸所见的晚商时期铜器群应归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它们与李家崖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5.
王宇信 《南方文物》2014,(1):198-200
<正>今年适逢我国著名金石学家、大收藏家山东潍县陈簠斋介祺前辈诞辰二百周年,孙敬明教授出于对家乡先贤之无限敬仰,将自己多年来的九十多篇论作,分事类目汇编为《潍水集》一部,作为向陈老前辈冥诞敬献之馨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此书的出版,不仅表达了后世学人对前辈学者开拓之功的追思和崇敬,而且这部充满孙敬明先生探索与开  相似文献   
116.
“于屯”村北墓区为前掌大“史”氏族团“分裂”而来的“鸟”氏支族墓区,其中IIIM308和IIIM309为“鸟”氏支族具有特殊身份的高级贵族夫妻异穴并葬墓。本文对IIIM308出土8件铜礼器进行材质分析及制作工艺考察,8件铜礼器的材质以铅锡青铜为主,皆为浑铸成型,采用了金属垫片、加强筋等工艺措施来保证铸造质量。9件“鸟”字铭文铜器,“鸟”字铭文形状可分为两组,可能系两个不同铸造作坊或前后两批次铸造。  相似文献   
117.
李宏飞 《南方文物》2011,(4):67-73,65
中国早期文明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课题。本文选取龙山时代至二里头时代的河南中部和山西南部地区作为研究的时空范围,运用两地区出土的特别是王湾三期文化煤山类型诸遗址出土的红铜和青铜器、玉器以及二里头文化的早期铜礼器、玉器的诸多考古资料,在分析了早期中国社会的礼器经历了从"高规格陶器与玉器的组合"向"铜器与玉器的组合"的转变之后,从而证明铜器对二里头时代中国广域王权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的大变迁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为了证实这一观点,作者将山西南部的龙山晚期陶寺遗址与二里头遗址作了深入比较分析,指出两处大型高规格聚落相当,墓葬均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层现象,但其结果呢,陶寺社会最终走向了崩溃,而二里头社会则开创了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究其原因,就是陶寺文化的居民尚未掌握铸铜技术,铜器在陶寺文化居民的社会生活中并未发挥十分重要作用,更没有像二里头文化那样出现发达的青铜礼器。为了证实这一观点,作者还例举了世界民族学调查资料,即澳大利亚伊尔约隆特(yiryoront)部落十九世纪末怎样从使用磨光石斧向使用短柄铁斧的过渡最后引起了许多刺激性的社会变化,从而充分体现了具有新技术含量的物品在社会变迁中的巨大作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不仅以丰富的考古学资料证明,铜酒器的出现与中国广域王权国家的形成可能是同步发生的,铜酒器相比陶酒器在材质和技术上更胜一筹,而且指出酒礼器的"铜器化"是早期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促进力量之一。作者征引了《诗经》和《礼记》》等古代典籍中关于商周时期许多贵族的宴饮诗和民间的"乡饮酒"活动,这种广为盛行的宴饮活动,对提高统治者贵族自身的地位和声望,对当时社会转型和维护新生社会的秩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综观全文,我们明显看出,作者在对早期中国社会变迁也即中国广域王权国家形成过程的探研中,既重笔浓彩地从多角度揭示了铜器在早期中国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又从实际出发分析出酒礼器的"铜器化"是造成早期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推进力量之一。如果说前者是人类早期社会变迁的较普遍规律的话,后者则是中国早期社会变迁的特殊性之处。问题的探究,如此步步深入,既分析其普遍性,又洞察出特殊性,不能不令人信服,它的发表必将对早期中国社会变迁的研究给予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8.
刘云  李健 《收藏家》2013,(4):57-62
首都博物馆于2005年入藏一件兽面纹青铜方!(图1)。该!方体溜肩,直口圈足,盖作四阿式屋顶形,下腹收敛,器身自盖至圈足饰八道扉棱;肩部侧面有一对兽首耳,前后有立体兽头装饰;颈、肩及圈足四面饰龙纹,盖及腹部四面饰兽面纹;全器通高38厘米。从  相似文献   
119.
春秋战国之际的刻纹铜器,一直是国家重要文物,在研究中国美术史和青铜工艺史中具重要意义。1978年3月,江苏省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了刻纹铜箅形器4件。这些刻纹铜箅形器,以形制奇特,纹饰精美,生动流畅,神怪纷陈而著称,是研究古代神话和宗教习俗的重要资料之一。  相似文献   
120.
为研究黔西地区铜器时代金属制作技术及水平,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贵州银子坛墓地出土13件铜器和2件锡器进行了金相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中水银子坛墓地出土的战国到西汉时代的铜器,有红铜、锡青铜和铜锡铅合金多种材质,而锡器有纯锡器以及锡铅合金,合金配比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制作技术有铸造和锻造工艺,并能应用冷热加工技艺。本文对研究古夜郎地区金属器的制作技术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