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选择钱币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阶段的钱币样品,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检测分析钱币的金相结构及合金成分。检测数据揭示,各历史时期钱币合金的性质与化学方法检测的同一样品的合金成分比较吻合。齐刀币早期阶段含锡量较高,晚期阶段含铅量远高于含锡量,并且成分比较稳定,表明当时已有统一的规范。黄铜合金货币的合金成分随着时代的递增发生明显的变化,由锡黄铜向无锡黄铜转化,含铅量呈下降趋势,含锌量呈增加趋势,组织形态由a相黄铜转化为a B两相黄铜,由此完成了由铜-铅-锡青铜向黄铜乃至成熟黄铜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72.
关于秦始皇帝陵出土彩绘青铜水禽铜矿料来源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秦代的物质文化、青铜器冶铸工艺、装饰工艺以及铜矿来源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部分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基体进行了铅同位素分析及微量元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与甘肃东部及关中西部出土的部分早期秦文化铜器、国墓地出土的部分铜器、周原李家铸铜作坊出土的部分铜器、山西中条山、江西瑞昌、江西铜岭、安徽铜陵以及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以及秦岭山区的部分现代铜矿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秦始皇帝陵园出土的青铜水禽使用了相同的矿料,且与绝大多数早期秦文化铜器所使用的矿料基本相同,但与国墓地以及李家铸铜作坊出土西周铜器的矿料明显有别。秦人使用的铜矿与秦岭山区现代铜矿较为接近,表明秦人的铜矿来源可能与秦岭山区有关。  相似文献   
73.
重要启事     
最近,一位初涉泉河的集藏爱好者收集到一枚隶书对读“开元通宝”铅质小平钱,背穿上“福”字不甚清晰,直径23mm,重2.35g(图1)。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闽国王氏政权的铸币。  相似文献   
74.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地区出土的100余个古玻璃样品的化学成分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的古玻璃制品主要由具有中国特色的铅钡硅酸盐玻璃和钾硅酸盐玻璃组成,可细分为五大系统类别:K2O CaO(~10wt%)SiO2系统、K2O SiO2系统、PbO BaO SiO2系统、PbO(~25wt%)BaO SiO2系统、CaO PbO(~40wt%)BaO SiO2系统。用因子分析探讨了我国汉代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玻璃本地生产情况,表明该地区在汉代已经拥有自主生产古玻璃的能力。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上古玻璃的生产和技术交流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5.
陈彦堂 《华夏考古》2021,(3):106-116
中国陶瓷史上曾先后发生过"误瓷为陶"和"误陶为瓷"两次对研究对象的误读,其本源在于对"釉陶"这一学术概念的无限制引申。而继之的匡正过程,则是对这一概念的厘定。这两个误读事件及其匡正过程的学术意义,并不局限在陶瓷史领域。这种学术讨论所探索并树立的路径和学人风范,充分反映出学术界尤其是考古学界严谨审慎的学风,以及敢于探索、突破窠臼的勇气。  相似文献   
76.
玻璃画是一种由西洋传入的工艺种类,可作建筑装饰之用。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保存了一批(103块)规格和装裱相同的玻璃画,作者通过大量的档案爬梳、实物分析,并借鉴科学成分检测结果,认定其最初为乾隆朝用在为宴请蒙古贵族而临时搭建在紫禁城内的"玻璃蒙古包"上,装饰位置为蒙古包的窗户和槅扇门上,此项研究解决了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2022年6月,海盐县史志研究室整理点校的《澉水志汇编》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是中国现存最早镇志的诞生地,自南宋至民国,澉浦凡五修镇志,分别是南宋常棠《澉水志》、明代董穀《续澉水志》、清代吴为龙《再续澉水志》和方溶《澉水新志》、民国程煦元《澉志补录》。其中《再续澉水志》早佚,另外4种志书收录于民国24年(1935)铅印本《澉水志汇编》,现藏海盐县档案馆。《澉水志汇编》既是澉浦志书的集成之作.  相似文献   
78.
清代镶嵌器物数量巨大且种类繁多,玻璃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镶嵌材料。为探讨清代镶嵌玻璃饰件的成分特征和加工工艺,本工作采用微区X射线荧光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方法,对故宫馆藏清代紫檀木边嵌玉石楼阁挂屏上的6件镶嵌玻璃饰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6件玻璃饰件属于K2O-CaO-SiO2体系,以石英岩引入SiO2作玻璃基体,硝石作助熔剂引入K2O,CaO有方解石和萤石两个主要来源;深蓝色玻璃着色元素为钴,浅蓝色玻璃着色元素为铜,蓝绿色玻璃为铜和铁共同着色,4件玻璃饰件乳浊剂均为CaF2;黄色玻璃以铅锡黄为着色剂并乳浊剂。通过显微形貌观察结合档案记载,认为镶嵌玻璃饰件是在熔制好的玻璃块上经过二次加工而成,加工工艺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治玉工艺。研究结果可为清代镶嵌工艺及玻璃制作工艺的研究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79.
为深入研究古代青铜器示踪矿料来源中矿料混合问题,通过铅同位素研究数据构建矿料混合模型,从理论上探讨满足条件的青铜器数据样本其矿料混合的情况。基于模型,通过对铅同位素数据的处理,不仅能够匹配相应的矿料混合模式,而且可为器物分类提供依据。此外,还可计算出相应的铜料中表观含铅量,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中国玻璃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到今,玻璃从最开始的稀有物品和装饰品,到平常随意可见的日常生活用品,玻璃的历史不仅是一种从精神的文化到物质的文化,更是人们生活变迁的实证。从它的材料、用途、影响都能够反应出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玻璃的发展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从另一角度研究历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