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Jin He 金和 (1818–1885), a pioneering poet of mid-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wrote in a colloquial styl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ballad tradition. Jin’s style was prose-like and broke all the structural limitations of earlier poetry in order to create formal innovation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experimenting with new subject matter. Liang Qichao 梁啟超 (1873–1929) and Hu Shi 胡適 (1891–1962) considered Jin He and Huang Zunxian 黃遵憲 (1848–1905) to be the major poet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Jin had a major impact both on other late nineteenth-century poets and on the “Poetic Revolution” that led to 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owever, his verse has been largely ignored ever since. Among the most striking contributions Jin made to the literary transi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 his innovation in presenting the female knight-errant 女俠 (nüxia). This invented image of the female knight-errant reflected a new tradition of women’s voices in the literary works of his time, and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swordswomen in modern literature.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image of nüxia in Jin’s writing is distinct from those found in past poetry, how the female knight-errant in Jin’s works inverts conventional gender norms, and how Jin’s female knight-errant image is both connected with and distinct from those in other literary forms.  相似文献   
322.
浙江海宁金石墩遗址发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宁金石墩遗址是一处良渚化人工堆筑的中小型墓地,为了解海宁史前化及良渚化的社会结构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23.
叶世昌 《钱币博览》2002,(2):4-6,14
中国货币历史悠久,但在1933年废两改元前,中国是没有货币本位制度的国家。货币本位制度和货币制度不是一回事,两者不能混淆。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的《序言》中说:“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中国古代的货币,是没有制度可言的。不过假若放宽尺度来说,那么,历史上的各种措施,无论怎样混乱与不合理,都可以说是一种制度。”他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是没有货币本位制度可言的。因他没有使用“货币本位制度”这个概念,所以既说中国古代没有货币制度,又说“假若放宽尺度来说……都可以说是一种(货币)制度”。他的话实际上表明:中国古代有货币制度,但不是货币本位制度。  相似文献   
324.
关金系海关金单位,英文缩写是CGU,是20世纪30年代关税自主进程中实行的一种新的征税货币单位。如果结合当时的银价下跌、外债偿付以及相关的货币本位的变革情形,就会发现关金在其间担当了相当关键的角色。准确地阐述关金的形成演变历程及其影响,应是研究30年代外债偿付、金融币制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325.
周峰 《文物春秋》2002,(6):36-37
<正> 《文物春秋》2002年第3期刊载了贺勇、刘海文先生的《金代张子行墓志初探》一文,对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辽金张氏家族墓群出土的金代张子行墓志进行了初步考释,并附有墓志录文与拓片。笔者据此对该墓志所涉及到的金史上的三个问题再作一些赘述,敬请方家教正。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仔细研读墓志拓片,发现贺、刘的墓志录文有一些差错,因此笔者直接引用的是拓片上的记载。  相似文献   
326.
在新一轮修志拟订和修改《阿城市志》篇目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如何处置金源文化的问题。《阿城县志》是1988年出版的。这部志书问世后评价尚好,被评为全国新编地方志成果一等奖。但金源文化的内容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只记述了有关的文物、遗址、碑碣、石刻等金代遗存。  相似文献   
327.
《文史天地》2008,(11):70-71
“金”是古代的货币单位,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也统一了币制,规定货币分为两种:黄金为上币,计量单位为“镒”,一镒等于二十两或者二十四两;铜为下币。但是古人却不用镒或两来称呼货币,而是用“金”称呼,比如“马一匹百金”之类。汉代以一斤黄金为一金。  相似文献   
328.
金山国建立时间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证了P.2094题记“于唐天复八载岁在戊辰四月九日”中的“于唐”二字可证金山国不可能成立于天复八年(908)四月之前,敦煌文书中有关张氏归义军最后一次朝贡活动的记述表明金山国的建立不会早于使团归来的909年,而北宋邵雍《皇极经世书》中“己巳……张奉以沙州乱”的记述又证明其时金山国已经存在,敦煌文书中保存的天复十年题记不足以证明金山国成立于其后,故主张有关金山国成立时间的惟一最合理解释只能是公元909年。  相似文献   
329.
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扫描电镜与能谱联用(SEMED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LA-ICP-AES)等方法对金上京出土的硅酸盐类文物(包括陶瓷、玻璃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金上京出土陶瓷中除青白瓷为南方产品外,其余均为北方产品,低温釉陶中陶塑使用铅料和高硅质原料混合制釉,绿釉瓦则可能使用黏土加铅料制釉,并可能使用了石灰作化妆土;绞胎瓷釉为钙镁碱釉,白色胎体的原料为高岭土掺和大颗粒高岭石,褐色胎体的原料可能为高岭土掺铁矿石等高铁质原料;孔雀蓝釉是以铜为呈色剂的中温高碱釉,使用硝石为助熔剂,在化妆土上直接施釉。两件玻璃器均为铜呈色K_2O-PbO-SiO_2系统的国产玻璃。  相似文献   
330.
马蹄金与麟趾金是汉武帝因感念天赐祥瑞而下诏铸造的,但由于其年代久远以及相关资料的缺乏,导致了历代学者对其注解不一,言人人殊。立足于前辈学人的研究,结合最新的考古资料对其内涵继续进行探讨尤为必要。首先,依据马蹄金与麟趾金的出土情况、功能与铸造工艺等方面的不同将其分为A、B两个类型。其次,就两类金币的时代、形制、性质以及金币表面的刻划符号与钤印的内涵等四个方面内容分别进行讨论,并最终认为,两类马蹄金与麟趾金都是汉武帝"太始诏书"变更黄金为"麟趾褭蹄"的产物,但是由于A、B两个类型的金币分别由不同的机构铸造,因而它们被赋予了不同的性质与功用,进而向世人呈现了两类迥然而异的金币形态。马蹄金与麟趾金是汉家帝国强盛的标志,也是展现汉代文明的时代符号,并在史学、文学以及钱币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