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巫山出土陶响器、石埙、石磬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结合在巫山县考察时发现的三种陶石乐器:陶响器,石埙和石磬进行了介绍和初步的考略并对长江中游地区原始艺术的起源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2.
183.
凹石是华南史前时期常见的石质工具之一。针对其使用方式和功能的推论和研究,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出土了大量凹石,对其类型、颜色、质地、体积和重量,以及器表残留的使用痕迹等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为认识凹石的使用方式、功能及其与穿孔石器的关系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4.
美岱召泰和门石匾额和大雄宝殿佛殿西壁腰檐壁画,随建筑本体而幸存,弥足珍贵。迄今为止,相关研究总体上是对石匾额铭文或壁画单方面考证。通过对壁画内涵的解读,从美术考古及历史地理学视角研判史料,结合建筑考古资料实证,认为石匾额铭文记事与纪实壁画叙事密切关联,并有史料佐证,反映了明代中晚期发生在蒙古土默特部的同一件重要史实。  相似文献   
185.
王晖 《广西地方志》2022,(3):28-29+35
陕西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成果之一。陕西方志界与考古界联合编纂的《石峁遗址志》体例设计突出大型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环境、考古发掘、石砌古城、出土文物、学术研究等特色,全面系统地再现考古发掘过程,以丰富的史料揭开石峁遗址神秘的面纱。该志总体结构合理、文字叙述精准、图片设置精美、出土文物辉煌、历史厚重深邃、以人为本鲜明,是一部学术性与通俗性并举的好志书。  相似文献   
186.
在传统石雕创作题材领域,一般来说囊括了仙佛人物、山水花鸟、祥禽瑞兽等,而在当下则明显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笔者从事寿山石雕多年,尤其喜爱和擅长石壶技艺创作,故在本文中就此展开探讨,与大家共同分享笔者在石壶创作中的所感所得。  相似文献   
187.
李绍彬  田俊 《华夏考古》2014,(1):121-124
数字化保护相对于传统保护,具有投入成本较低、修复精度高、易于长期保存、广泛传播和应用,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采用数字化技术,对大足石刻的"六道轮回图"石刻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8.
<正>汉代画像石中常见刻有文字的现象,按照刻画位置和文字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刻在画像旁边专门设置的被称为"榜"的方框内,多称为"榜题";一类刻在画像画面外,多称为"题记"。前者字数相对较少,后者字数从十几个到几百字不等,刻于汉代墓地祠堂、墓阙及墓室画像石上[1]。从目前发现的汉画像石题记来看,时代最早的是新莽天凤三年路公食堂题记,  相似文献   
189.
唐陵神道石刻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道石刻在唐帝陵的意象中充当怎样的意义和功能?《封氏闻见记》卷六《羊虎》条载:"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象(本无象字)。仪卫耳。"①表明唐人认为唐陵神道石刻表现帝王生前之仪卫。但是对此仪仗行列该如何理解呢?若以乾陵式石刻为例,解读的关键便在于神道南前四类石刻。  相似文献   
190.
胡中亚 《文博》2020,(4):53-59
石峁文化玉人头为侧面剪影式人像,夸张的眼睛形象并非"一目",石峁文化并非《山海经》所载"一目国",而是与山东龙山文化、后石家河文化中人像造型相似,表明当时区域之间可能已经有上层文化交流。玉人头夸张的眼睛与双眼石雕是"眼睛崇拜"的真实反映,也是石峁文化多元信仰或"泛灵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良渚文化"一神教"的信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