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相信,山水是无言的,是静默的。然不知,在自然的轮回之中,在四季的更替、日夜的交换之中,山水从未停止过它行走的步伐。正如我们文中的泰山,谁又能否认它不是一部行走着的中国历史呢?或者是重庆的大足石刻,这些隐于深山的石刻雕塑,看似冰冷,但其实每一尊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故事。又或者是看似静谧的九寨沟,却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早在千万年前熊猫就已在这里栖息。山并非无言,水也不是无语。它们只不过是以 另外一种方式,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变迁,生命的繁衍,文化的流转……  相似文献   
162.
杨兵 《文博》2009,(4):31-35
吕纪是明代颇有影响的宫廷画家,尤以院体花乌画著称于画史。西安碑林所藏明万历二十一年左史出资镌刻的吕纪《九鸶图》石刻画,即说明吕纪在明代院外影响之大。但是,作为御用画家,吕纪的作品不可能流落在同时期的民间,通过与传世吕纪作品的对比分析,也可发现其画面构图、款识、印章等皆不相符。此石刻画应是吕纪传派的摹品,左史镌刻此画意欲借吕纪花乌画的影响和警世作用,宣扬其父左思明“谨礼法、敦信义”的处世思想。  相似文献   
163.
2005年8月至11月,为配合华能铜川电厂的基建工程,我们在距铜川新区约10公里的坡头镇冯兰村发掘清理了一批古墓葬,唐代窦及墓即是其中的一座,发掘编号为HTDM14(简称M14),现将该墓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4.
清代康乾时期,北京逐渐成为东西洋文化交涉的重要城市之一,朝鲜半岛的燕行使有机会在这襄与西洋天主教的传教士们交流。西方的风土人情和科学知识是双方交流的主要内容,吸毒石与清心丸则是双方互赠的有名礼品。吸毒石被当成了西洋医药的代表,清心丸成了朝鲜半岛特产的象徵。这两种药物的传散史,至少牵涉到西洋、朝鲜、中国和日本四地,反映了当时的东亚文化交流中“相互缠绕与交错的”景象。因此,只有在相互为背景的情况下作考察,才能理解近代早期东西方文化相互之间的复杂历史。  相似文献   
165.
冯宝麟 《收藏家》2009,(2):67-72
寿山石是篆刻家们最熟悉、最常用的印材之一。它的发现和利用,是明清以降篆刻艺术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这样说,寿山石与篆刻的结合,是自然与人文最高妙、最完美的结合。宋代学者黄干的《寿山》是目前可考的最早关于寿山石的文字记述,就是在这首诗里,有“石为多文招斧凿,寺因野火转荧煌”的句子。黄干认为,寿山石“招斧凿”的原因是其“多文”,  相似文献   
166.
大理石主要由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组成。大理石中所含低浓度的Mn^2+会取代本构碳酸盐中的阳离子(Ca^2+,Mg^2+),占据确定的晶格。Mn(Ⅱ)是S=5/2的自旋系统,大理石的电子顺磁共振谱由该离子的信号支配。对大理石进行电子顺磁共振研究,将大理石手工艺品同来自不同石矿样品的电子顺磁共振谱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大理石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7.
宋琛 《丝绸之路》2009,(8):79-81
鬼子母形象来源于佛教中的诃利帝母,从印度经由中国传入日本,并被广泛信奉。本文对诃利帝母艺术形象的流变与溯源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8.
阿央白     
这里所说的“阿央白”是个石雕,藏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石宝山石窟中。剑川白族把女性生殖器叫“阿央白”,是白族话中的汉语译音。“阿央”是白族语中“姑娘”的意思,“白”是白语“开裂”、“裂缝”之意。“阿央白”就是姑娘身上开裂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9.
1996年10月30日,位于白水县城西南部的白水中学在取土基建时偶然发现夯土建筑基础一处(图一),并在距地表约4米的夯土层中发现残缺不整的造像碑五通、八棱石经幢一块,它们被整齐地置放在建筑基础的正中部位.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在距地表2米处的夯层中央有一直径为6厘米的六棱形直孔,深约4米。  相似文献   
170.
中国古代城阙的考古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城阙至迟到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根据其平面形制可分单阙、双阙和三出阙三种类型.城阙最初具有防卫功能.随着时间的发展,春秋时期城阙已有等级上的区别,成为标识身份的礼仪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