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2年11月16日,在中国药科大学大会议厅,举行“2002年南京生药研讨会暨徐国钧院士八十华诞庆祝会”。来自国内外的知名药学专家、学者及学校师生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一致盛赞徐国钧为祖国药学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从心底里敬佩这位可亲可近的老人。他是凭着超人的毅力,在生死边缘勇攀科学高峰的志士。早在1957年他患了左筛窦未分化癌,后经手术治疗,生命保住了,但左眼摘除,并留下了顽固的  相似文献   
42.
周原甲骨灼烧状况与风化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周原出土甲骨的灼烧状况与风化原因,用测色色差、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镜和显微红外等多种分析手段对九种周原无字甲骨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分析样品都曾经受不同温度的灼烧,造成有机质丢失与骨头结构的破坏,这是导致甲骨风化的主要原因。出土后用酸浸泡清洗水垢,可能是导致甲骨风化的另一原因。在用于研究甲骨灼烧状况的诸多方法中,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分析两的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43.
关于铜佛造像制作工艺研究,华觉明、王安才在《传统熔模铸造工艺的调查和复原试制》一文中,通过调查民间佛作老艺人门殿普有过叙述.凌业勤关于中国古代传统铸造技术研究中也有提及.具体到科技研究,早期澳洲学者巴纳有过关于南亚及印度尼西亚7尊铜佛造像的研究①,初步涉及制作工艺研究,但有的科技方法对文物有损.  相似文献   
44.
为保护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大量精美的西汉彩绘陶器,针对出土器物的腐蚀病害现状,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偏光显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出土彩绘陶器表面的白色盐分产物和陶片本体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表面盐分产物成分为碳酸钙和硫酸钙;该批陶器烧制材料主要由砂屑及粘土构成,所用粘土为岩土矿长期风化的积聚产物;制作工艺以模为主,模、塑结合;并结合以上的几种分析结果对其腐蚀病害及产生机理进行了论述,发现陶器表面风化是云母类矿物内部化学键断裂以及保存环境中的可溶盐的破坏应力所致。本研究结果为彩绘陶器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屏风的颜料使用情况和制作工艺信息,利用Micro-Raman、FrlR、XRF、断面切片等技术,对屏风残片上的四种主要颜色(红,黑,黄,白)、红色漆底层、断面分层进行分析与鉴别,结果如下:(1)屏风所使用的颜料有朱砂、炭黑、雌黄、雄黄、石膏.(2)屏风的红色底层系由生漆与朱砂调和、结膜而成,其中可能未曾添加桐油.(3)屏风彩绘部分的颜料分层十分明确,各层的厚度相对均匀,反映出制作者较为高超的绘画技法.(4)在颜料层、木胎与红色漆底层之间的"过渡层"中,分别观察到一些白色物质.初步分析后认为,"过渡层"中白色物质为羟基磷灰石的可能性较大.颜料层中白色物质的成分和物相仍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6.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研究西周晚期诸侯文化的重要考古遗址。在M2009虢仲墓中发现了一件麻织短裤和一件麻织短褂,这套麻织品文物是为数不多的保留至今的西周服饰,最为重要的是这套麻织品分为两层,内层着鲜艳红色,明显进行过人工染色。本研究采用能谱分析仪和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麻织短裤上的红色颗粒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红色颗粒主要成分为Fe_2O_3,而天然赭石的主要成分也为Fe_2O_3,因此确定麻织物上的红色是由赭石染色的结果。这一发现为西周时期织物染色应用石染提供了实证。  相似文献   
47.
余念忠 《收藏家》2005,(3):35-40
古陶瓷鉴定以传统的眼学法为最基本的鉴定手段,始终在文博、古玩、拍卖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肯定地说,不管科学如何发达,也不管是明天或是更远的将来,眼学法仍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手段且无可替代。前辈们凭肉眼、凭经验来为器物断代以及判定器物的真伪,是卓有成效的,通过他们的努力,一个坚实的  相似文献   
48.
为了探究成都地区漆器制造历史和工艺,对2010年度成都十二桥遗址新一村一期地点出土的一批彩绘陶残片样品采用包括: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测定(AMS-14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微镜形貌观察(OM)、显微激光拉曼(Micro-Raman)、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XRF)等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批陶器年代在西周中晚期至春秋。陶胎以易熔粘土为原料而成;彩绘层是用生漆(大漆)分别加炭黑、朱砂调和结膜而成;髹漆工艺为先髹饰黑色底漆层,然后再用含朱砂的红色颜料漆勾勒图案,黑红相间形成鲜明对比,起到良好装饰效果。这批漆陶的发现表明成都平原地区大漆工艺的使用年代可到西周中晚期。  相似文献   
49.
杨军昌  党小娟  柏柯 《文博》2014,(4):79-84
在出土的唐代金制品中,有一种特殊的工艺,即在一些饰件上,或者饰件局部,可见一些小金珠,小金珠有序排列并构成一定的形状或图案,这种工艺被称为"金珠"工艺。本文对出土的唐代金珠工艺制品进行了梳理,并选择法门寺地宫和唐李倕墓出土"金珠"工艺制品的残样标本,对其进行显微观察,以了解唐代"金珠"工艺的显微特征和形貌结构;对一些特殊部位进行能谱分析,以明确其材质属性和工艺特征,为考古学、艺术史、科技史等研究提供基本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50.
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46万字,89元此书以北洋时期的基层司法为切入点探讨司法与行政的分立问题。作者用历史学的视角观察法学问题,从时间、空间到结构,全方位呈现了北洋时期基层司法制度的规划、实施和运作;并且从社会法学及社会史视角探讨了司法独立理念与共和观念、收回法权运动与政治分立、司法经费与人才,以及诉讼状况等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如何形成了不同的组合模式,推动或制约着司法与行政的分立。该书着力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重建史事。例如,北洋时期设新式法院的处所有多少?县知事兼理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