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梁会丽 《文物》2020,(4):51-58
城四家子辽金城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2013~2014年,在城内中轴线上的一处建筑台基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带有墨书文字的瓦片40余件,瓦上的文字书写于绿釉筒瓦内表面,记录了佛教信徒的"施瓦"情况。通过对文字内容的初步研究,可以推断使用这些文字瓦的建筑的性质为佛教寺院,所处年代为辽代晚期,并对施瓦者身份、施瓦缘由、施瓦数量、施瓦时间等当时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充分体现了城四家子城址的宗教影响力,表明其很可能是当时东北地区佛事活动的中心地区。同时,文字瓦中关于中央职官尤其军事部门官员的施瓦记录,反映了城四家子城址在辽代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  相似文献   
62.
辽朝的起始标志是阿保机在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国。辽朝统治者为了发展社会生产、维护社会安定和对大量俘获的其他族人奴隶进行有效统治,创建了"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这一统治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得以实行,澄清其一般条件和历史存在论意义是透视其所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64.
恐怖主义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敌人。近年来,我国也频频受到恐怖分子的侵扰,而且恐怖主义活动在我国还表现出其特殊性,即与民族和宗教问题相结合。本文将就当前的反恐背景下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5.
秦俑一号坑新出土一件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发现该俑彩绘病害复杂。彩绘脱落严重、泥土附着物面积过大、部分彩绘层已剥离陶俑本体并附着于背部土层上、土层厚重且严重开裂、移位,必须进行保护修复。针对这种复杂的彩绘病害情况,先期进行彩绘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局部回贴试验。在小面积彩绘回贴技术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定位将残存于土块上的彩绘花纹图案回贴于原位,进行大面积彩绘回贴保护,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以后出土的陶质彩绘文物回贴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6.
针对考古出土的彩绘陶存在脆弱易毁、难以保存的问题,选择明胶和水性氟碳作为潮湿彩绘陶片的加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加固材料对4种颜色彩绘陶片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前后的强度、色差以及光泽度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表明较为理想的浓度选择为明胶在1%左右,水性氟碳浓度在20%左右。同时,对有底层和无底层两种类型的彩绘陶片进行加固对比实验,发现经明胶加固及老化后,有底层试样的色差和光泽度变化比无底层试样小;经水性氟碳加固后,有底层试样的色差和光泽度变化比无底层试样小,但老化后,则相反。在实践应用时,选用这两种材料对盱眙出土的一组潮湿彩绘陶进行了抢救性加固保护,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余雯晶 《江汉考古》2021,(5):98-114
江汉地区汉代彩绘陶器种类丰富、纹样多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对江汉地区汉代彩绘陶器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纳其在器物组合、器形、表面处理方式、彩绘纹样、色彩等方面的发展演变规律,并对这些彩绘陶器的地域特征、制作、使用、文化因素及其对汉疆域内其他地区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8.
闵凡祥 《世界历史》2005,(1):126-128
新加坡是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一个东南亚国家。对于新加坡的现代化问题 ,国内学者已做了一些研究 ①,但大多是对其现代化进程中某一层面或要素的研究 ,对新加坡现代化 ② 作整体性研究的历史著作却尚付之阙如。最近 ,陈祖洲先生所著《新加坡———“权威型”政治下的现代化》③ 一  相似文献   
69.
高阿申  钱伟君 《收藏家》2005,(11):21-26
一、前言人们对唐绞胎器的研究,与唐三彩几乎是同步的。而对唐三彩的认识,至今不足百年。20世纪初,陇海铁路修筑到河南洛阳时,于邙山脚下的古墓中出土了很多唐三彩。这些以黄、绿、白三色为主的釉陶,虽然古老得逾千年,却色彩斑驳、润泽晶莹,运抵北京后中外藏家竞相购买,于是,唐三彩之名一夜之间传遍天下。唐绞胎器的发现不比唐三彩早,1954年,傅振伦先生于《全国各地发现的古代重要陶瓷器》一文中说:“唐人墓和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名瓷……绞胎瓷器的出土,有陕县刘家渠的瓷枕,纹如木理。宁波出土褐地双耳黄釉瓶,同时发现了绞胎黄釉枕,农安辽朝八…  相似文献   
70.
千泪泉下     
李成林 《丝绸之路》2009,(19):39-39
一径就荒,循着被芦苇、杂草掩藏的小径,我小心翼翼地穿过这条被思想穿越过无数次的羊肠小道,一步一步地向前。峡谷越走越幽深,迷失路径的芦苇早已枯黄,白茫茫的荻花让人倍感萧瑟和凄清。小径旁的小溪流水淙淙,溪水有时漫上路面,有时从路上穿越而过,使我不得不跳跃着行进。穿苇荡,过木桥,越缓坡,人深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