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魏红  郭新洁 《民俗研究》2010,95(3):234-242
作为以乡村平民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对饮食民俗事象的描写非常丰富,充分反映了明末清初山东内部某些农村地区的日常饮食习俗,突出地表现出乡村平民家庭饮食习俗实惠而又多样化、自给自足的特征。  相似文献   
82.
王沂暖教授填的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格萨尔颂》,把千年史诗《格萨尔王传》歌颂得淋漓尽致。早在1776年,俄国学者帕拉斯在《俄罗斯帝国各省旅行记》中,就对《格萨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然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这部巨著中,却宣称“中国没有史诗”。  相似文献   
83.
八廓商贸史     
早在吐蕃王朝时期,从松赞干布开始的历代藏王,都非常重视商业贸易。那时设有五大商官,专门负责对内和对外的商业贸易。他们是汉地茶商、突厥王商、吐谷浑(青海)刀商、丹玛(四川)绸商和兰地盐商(《西藏通史》)。王忠先生引用过藏族古代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一条谚语:“来回汉藏两地的牦牛,背上什么东西也不愿意驮,但遇到贸易有利,就连性命也不顾了。”这生动地描述了当年汉藏贸易的兴盛,也折射出拉萨八廓街商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84.
85.
略谈魏晋的杂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时代是我国政治、文化发生重大变迁的时代,同时在魏晋时期史部的地位上升,摆脱了《汉书·艺文志》中经学的附属地位,而魏晋杂传的大量出现是推动史部地位上升的重要动力。杂传的产生与魏晋时代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郡书、家传、别传三种类型的杂传,来探讨杂传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士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当前,地(市、州、盟)、县(区)级军事志大多已进入编纂中后期,从审读和检查的志稿来看,都是以‘序言”开篇、带动全书,以“概述”接继、展观全程,以“大事记”为经、综记大事,以“各分志(篇、编)”为纬、分类详述,以“传”为翼、展示人文,以“图表”随文、穿插其中,以“附录”殿后、收录资料。体裁以“述”、“记”、“志”、“传”为主,以“图”、“表”、“录”为辅,各篇(编)横排门类,以事类篇(编),记述方法横排竖写、逐次深入,记述事物和事件的兴衰始末。志稿体例比较规范,而且资料十分翔实,这是目前比较成功而普遍的军事志著述,应当给予肯定。通过对12部地级、28部县级军事志志稿的审读、评审和质量抽查,在地、县级军事志编纂质量中普遍存在一些“通病”,在一部志书中可能出现一二种或多种毛病,笔者将其归纳为“八大通病”。现举要如下:  相似文献   
87.
今本《汉书·儒林传》叙梁丘易之授受,于五鹿充宗之师承未作说明,致使梁丘易之传承不能链接。过去,有学者认为《汉书》"(梁丘)临代五鹿充宗君孟为少府"之"代"当作"授"字,或以为"传"字之讹。本文从事理、文理、语例、史实及书证等方面进行细致剖析,进一步确认梁丘临与五鹿充宗为师徒关系而非前后任的替代关系,否定此处"代"为"授"字或"传"字之讹,更不可能是后人误改,考定此处并非字误而实为脱文,过去令人置疑的"代"字原是五鹿充宗之籍贯,"代"上当据《经典释文》及《儒林传》文例增补"授"字。如此,梁丘易之师法传承始环环相扣,明白无疑。  相似文献   
88.
卢坡  江小角 《文献》2023,(1):169-184+2
姚鼐部分手稿流传于亲友弟子间,因手稿的书法与学术价值而被珍藏。陈用光颇为留意姚鼐信札的收藏,装潢成十册,并邀法式善、英和、王芑孙、鲍桂星等人题识;姚鼐次子姚师古将姚鼐家书汇编为二册,乞管同题识,邓廷桢等二十七人观览记名,倪道杰作跋述其购此手稿且拟付诸景印;此外,另有零散姚鼐手稿为马其昶、沈曾植、姚豫等收藏,吴汝纶、范当世、姚永概等人为之赋诗题跋。如上题识虽多为附骥之作,但因载有姚鼐古文及书法等方面的评论,为姚鼐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亦为探究桐城派传衍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9.
邱新立 《中国地方志》2023,(3):4-17+124
志载人物,或专书记载,或作为志书中的一个门类。新编地方志,既有专篇人物记述,也有以事系人,人随事出。志传人物,群体人物传是主流方式。两轮修志,志传人物存在简历化、平面化等问题。深化志书人物记述,克服志传人物空泛化等问题,表现形式、记述方法等的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阎昱昊 《安徽史学》2022,(6):153-160
清代国史馆及民国清史馆在百余年间共纂有八个成体系的清史《儒林传》稿本,其中马其昶所负责的第七次稿的纂修情形一直以来并不被充分了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史馆档案中有两册署“马其昶”之名的《儒林传》稿本,是马氏的纂修成果遗存,揭示出清史《儒林传》第七次稿的具体面貌。该稿本是在缪荃孙第六次稿基础上调整修改而成的,内容颇值得关注,如《马宗梿传》《江永传》《戴震传》等传记,呈现出有别于第六次稿的历史书写,反映了马其昶编纂清史《儒林传》的思想宗旨及其对清代学术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