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81.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长江之南洞庭湖西侧,有“黔川咽喉,云贵门户”之称,是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政治文化中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湖南省外的人,知道此地者大概甚少;但对中国抗战史稍有涉猎者,闻听“常德”二字。莫不肃然起敬——因为近70年前,在这里爆发了一场因战事异常惨烈而被史家称之为“中国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常德保卫战(亦称常德战役、常德会战)。  相似文献   
82.
周渝 《贵阳文史》2013,(3):37-39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50多年来,曾风靡一时的国内战争片《红日》、《南征北战》经历了从小说改编黑白故事片到再改编为电视剧的不同版本。凡看过前述故事片或电视剧的人没有不知道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人们也因此"提起张灵甫,必谈孟良崮"。而张灵甫与这支部队的前身——国民革命军第74军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一位曾跟随在张灵甫身边老人的回忆口述,让我们从不同视角,看到了一个在抗日烽火中更为完整、更为真实的张灵甫……  相似文献   
83.
历史时期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农业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时期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是一个农耕逐渐占据农业生产主导,相关生产部门随之演替 的过程,历史时期农业结构体系中,有农业部门结构的演化而 缺乏空间结构的发展,农耕逐渐主导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的 演变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历史时期农耕逐渐主导农业生产和 不健全的农业结构体系是该地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8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一书(上、下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成为人们研究抗日战争引经据典的工具书。由于经常翻看,发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5.
“台儿庄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的一次会战。1938年3月,日军第十师团向台儿庄一带大举进攻,与守卫在津浦线地区的以李宗仁为司令长官的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军队展开激烈的战斗。这时,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李宗仁作战。  相似文献   
86.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在淞沪会战失利、首都南京危急的严峻形势下,为统筹全局、长期抗战,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20日公开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重庆成为抗战首都。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造成巨大的战略恐慌,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集中其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对战时  相似文献   
87.
鄂西火垅     
陈孝荣  穆林 《旅游》2009,(9):12-12
鄂西火垅是鄂西人的断肠娃,握在温暖的手心里呵护。一般是单独一间房,或置于偏厦,或置于私檐,或置于绕间。留一到二扇门。一扇门,通往屋外的开阔世界。一扇门,通往里屋的生活深处。置一户窗。窗户斗般大小,迎接户外光线。屋子方形,二十来个平方,够十来人围火而坐。半人以上的地方,包括楼板、楼索、窗户、火炕、炊壶、梭钩,以及墙上铁钉,都被慈祥的炊烟,抚摸得漆般黑亮,钻石般戴在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88.
陈孝荣  穆林 《旅游》2010,(1):16-16
一走进鄂西的大山深处,眼里立刻塞满的,除大山之外,就是那层层叠叠的板壁屋了。它们显然就是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儿,那么刚强地站在山冈之上,挺拔、俊秀,招人喜爱。也显然是一群漂亮的乖姑娘,那么柔情似水地呆在山湾里,乖巧、温柔、含情脉脉。正是因为那一排排、一丛丛、一簇簇的板壁屋,山便活了,水便秀了,天便高了,太阳呵呵乐得脸膛更红了。  相似文献   
89.
苏德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内部相当一部分成员对苏德战局的现状和走向持续进行着研判.战争伊始,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内部征求对战局的看法,多数意见判断苏德战争将演化为持久战.最初两个月的战局扑朔迷离,但蒋介石与其幕僚通过对驻外机构传回情报的分析,仍未改变之前的判断.基辅会战期间,不少人受前方情报的误导,未能及时觉察德军的胜利,蒋介石则出于诱使日军北上进犯苏联的战略设想,巧合地"预测"到基辅的沦陷.莫斯科会战期间,驻外机构的情报工作恢复正常,国民政府诸人根据传回的信息逐渐意识到战局的逆转,唯蒋介石固守之前的战略设想,拒绝接受此种事实.得益于驻外机构的努力和中国抗战的经验,国民政府中多数人对苏德战局的研判体现了其在国际政治、军事战略上的良好水准.而蒋介石本人于此际的战略眼光,部分依赖于集体智慧,部分出自其诱日犯苏的战略设想,尚未显示出过人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90.
常德会战中除个别将领贪生拍死,贻误军情外,绝大多数国军将领誓死如归,为国家牺牲。抱定"定远何须生入关,伏波惟愿裹尸还"的决心。真正做到了"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常德会战的战果取得,离不开国军将领的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