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0篇
  22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51.
袁松 《民俗研究》2010,(4):190-201
对鄂东南地区"接太公"习俗的研究可以探寻民俗活动的时空语境。由于地理特征和早期移民活动而分散居住的宗族房支通过连年举行的"接太公"活动形成了日常生活中跨越地域的共同体意识和行动路径。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力量的深入,村庄流动性的增强,地方文化中支撑房头意识的意义系统和行动单位正在被替代,"接太公"习俗得以延续的价值依托和组织载体日渐消解。  相似文献   
152.
()公(盨)与《禹贡》成书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盨是西周中期偏晚时的一件礼器.铭文开篇即言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迺差地设征……"与<禹贡>开篇"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及<书序>:"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据此,结合其他文献及考古资料推断,<禹贡>篇主体的制作时代应在西周中期.  相似文献   
153.
毛小东 《文博》2009,(4):59-62
2008年3月15日,佛教圣地法门寺附近出土了一方《清乔公墓志》。本文通过对其基志文本身和参考其他相关史料的研究,梳理了志主乔公家族的传承脉络;解读了乔公家族为杞国第一国君“东楼公”的余脉分支的渊源关系;获取了明末农民起义对当地的影响巨大等相关历史信息。更为重要的是法门寺在唐代曾为皇家寺院。此墓志的出土位置正处于法门寺二十四院遗址区内,这为研究唐以后法门寺的规模、历史变迁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4.
金廷南迁后,两河地区州县残破,金宣宗于兴定四年降诏分封河北9个义军首领为郡公,史称"九公封建".这种利用地主武装抵抗蒙古进攻、收复失地的举措,虽然是迫于形势所作出的一种权宜选择,同时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但客观上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还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5.
刘士莪 《文博》2004,(5):21-27
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文化最直接最真实的文字资料,它对于钩稽补苴古籍的缺佚和不足,有着无可代替的价值。西汉以来,西周青铜器就不断被发现,早巳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特别是泾渭流域的关中地区,作为周族的发祥地和西周王畿所在,出土青铜器数量尤多,其品位之高、内涵之丰富,久负盛名。  相似文献   
156.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财政政策考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观点认为,国民政府为克服抗战爆发后所面临的严重的财政困难,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以通货膨胀为中心的财政政策。笔以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因为事实上,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采取的是增税、募债、发钞等多管齐下,而以募债为重点的财政政策。从1939年开始的国统区通货膨胀趋势的加速,是国家银行对经济建设的信贷扩张和弥补财政赤字的财政垫款的增加所导致的,并不是从战争一开始就确定的政策所导致。  相似文献   
157.
158.
《旅游》2005,(6):40-45
“十里桃花与万家酒店”早春时节接踵而至的寒流,使得皖南今年的春天比往年来得稍晚一些。我们来到泾县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油菜花、桃花和梨花绽放,满眼的金黄、粉红、雪白。青弋江岸,古宅、新居出没在山岭、田野、蜿蜒的溪畔,不时可见几只水牛游弋在草丛中。我们一行穿行在这天然画就的巨幅水墨长卷中,痴痴地看,惟恐不经意间错过车窗外那一掠而过的迷人风光。  相似文献   
159.
石榴 《贵阳文史》2009,(3):58-59
自古乌江天险,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话:“遍行天下路,难过乌江渡。”上世纪四十年代,民国政府在有“黔蜀要津”之称的乌江渡,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公路桥。桥头有一块石碑,碑文道:“危峭崖壁,水流汹涌”,“惶迫之状,不可终日”,“悬壁临水,盘折而上,口开一罅,十里蚁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人黔,曾冒着白匪军的枪林弹雨,几度强渡乌江,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60.
陈昭容 《中原文物》2008,5(3):58-66
山彪镇一号墓在1935年发掘,郭宝钧认为是战国晚期魏国公子的墓,但学术界说法不一.我们对两件有铭铜戈重新检视,认为错金鸟虫书戈铭文应释为"玄夫铸用之(國)",习见于春秋晚期;周王戈铭文因为误剔,以至周王的名字无法辨认,我们在显微摄影协助下还原其误剔过程,论证器主应是"周王叚".周敬王(前519~前476年)名"丐",字"叚",正符合春秋时人名字意义相因之惯例.山彪镇一号墓青铜器风格一致,以器形纹饰与侯马铸铜作坊出土春秋晚期青铜器作对比,我们认为两者都是晋国国力兴盛时期的作品,不至晚到三家分晋时期."周王叚戈"赏赐时代不晚于敬王逝世的前476年,受赐者入葬年代应不会晚于这个年代太久,山彪镇一号墓的时代应在春秋晚期,墓主应是晋国大夫级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