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篇.正确理解这句话,须从孔子的“天命观”入手进行研究.根据《论语》提供的资料,结合《礼记》等《论语》以外的传世文献和《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加以分析,“子罕”句应理解为孔子很少谈论利,但他敬畏天命,称举仁德.  相似文献   
42.
郭店楚简《忠信之道》行文独特,思想深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围绕文中“忠信”一词进行搜索与分析,得出忠信之道中“忠信”的思想意义以及它所达到的高度在史籍中是独一无二的,进而推断《忠信之道》的作者可能是曾经轰动一时而又很快销声匿迹的一个派别。  相似文献   
43.
对于《孟子》所云:金声而玉振之.学认为讨论的是音乐问题.金声指钟声.玉振指磬声。但简帛《五行》“金声而玉振之”讨论的是认识论问题.借金声喻外界之善.借玉振喻内心之共鸣.“金声玉振之”极为生动地揭示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重新认识“金声而玉振之”.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简帛《五行》的认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李霞 《安徽史学》2004,(4):105-108
由于同一定时代背景相联系,20世纪的国内老子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前期研究有两大特点,一是以西学解老,二是注重校诂与考证;中期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大陆学者自觉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注重分析老学的阶级属性及哲学性质,1973年马王堆帛书<老子>的出土为这一时期的老子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后期的老子研究是在大陆与港澳台四地研究趋于一体化、国内外老学界交流合作频繁的背景下进行的,80年代初注重反思,80年代中期以后的研究在视域上不断拓展,在层次上不断深入,1993年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使得学术界在诸如<老子>版本及作者、老子的道德价值取向以及先秦儒道关系等问题上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并基本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5.
郭店楚简《语丛四》中有“善使其下,若 蛩之足,众而不割,割而不仆。”句,旧读“割”字为“害”,本文认为“割”字读为本字亦通。《唐虞之道》有“(?)=不(?)”向,本文读为“身穷不困”。《尊德义》有“(?)利”一词,本文读为“(?)利”。《尊德义》有“由礼知乐,由乐知哀”句,本文认为与《逸周书·度训解》的“知和以知乐,知乐以知哀”相同。  相似文献   
46.
本从训诂学角度,对郭店简儒家献中的几个词语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47.
郭店楚简《缁衣》与《尚书·吕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书·吕刑》篇的制作时代是长期聚讼不已的重要问题。郭店楚简《缁衣》篇称引《吕刑》三处 ,这表明《吕刑》初始文本出现肯定在郭店简的时代之前 ,或当在春秋至战国初期。简文的“”是《吕刑》的初始用字 ,而今本《吕刑》所用的“赖” ,是后起字 ,表明今本《吕刑》的写定不当在郭店之前 ,很可能是战国后期才最终完成的。简文《缁衣》篇的引文表明 ,无论是《尚书·吕刑》 ,抑或是《礼记·缁衣》都有一个从原始文本到定本的变化发展的较长过程  相似文献   
48.
郭店一号楚墓年代析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少华 《江汉考古》2005,6(1):68-72
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各类器物,具有战国中期偏晚和战国晚期偏早的若干特征,其中部分因素与包山一、二号墓接近,部分因素又与包山四、五号墓,马山一号墓及九店乙组墓四期六段的若干特征一致。包山二号墓下葬于公元前316年或稍晚;包山四、五号墓,马山一号墓和九店乙组四期六段的墓葬,是战国晚期早段较有代表性的楚墓,按照考古学分期断代以最晚的器物断定其时代下限的一般规律,郭店一号楚墓的时代应属于战国晚期的早段,其下限不晚于白起拔郢,具体年代应在公元前300年稍后不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