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同志率领全党在实践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毛泽东同志探索,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石,提供了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2.
胡锦涛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同志策划并参与撰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开放与国家盛衰》一书,立足于探讨开放与国家盛衰的关系,以世界各国开放历史为经,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为纬,梳理了汉唐时期以及15世纪以来,中国从早期的对外开放到后来一再丧失开放机遇,再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抓住机遇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本刊选登陈锦华、吴建民(外交学院原院长)、樊纲(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的笔谈。他们从世界、历史、发展、文化等不同视角,阐明了开放在发展与改革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63.
张翠莉 《沧桑》2010,(4):16-17
1956年,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已提出了"以苏为鉴"的思想,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时首先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初期探索出现了失误,最终扼杀了这种探索的努力。初期探索虽然失败了,但它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些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尤其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无不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4.
道路密度对犯罪分布存在影响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证实,但忽略了不同类型道路属性的差异对犯罪的影响。不同类型道路在社会-建成环境等各种属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明确不同类型道路密度对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存在的影响有助于犯罪的防控。基于此,本文以派出所为单元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道路密度对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影响不同: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和其他可通车道路密度对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有正向影响;不可通车道路密度对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有负向影响;城市主干道密度对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影响不显著。不同类型道路社会-建成环境的差异是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不同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犯罪精准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5.
<正>一个眼神,一种微笑,一次叩拜行走甘南,心灵如朝圣般,望着那些行五体投地叩拜大礼的人们不惜用毕生的代价在蜿蜒曲折的长路上,向着遥远的目标,用身体丈量着朝圣的道路,听着那木板双叩、磨擦土地的声响,每一叩,每一扑,都强烈冲击着我的心灵,更有恍如隔世之感,风景不再重要,感受他们的世界会使心灵更加纯净……  相似文献   
66.
梁坤 《丝绸之路》2009,(6):76-80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商路,甘肃是连接丝绸之路东西段的重要通道,但是与唐代以后丝绸之路的衰落不同的是,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并没有随之消亡,反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叠加和选择成为甘肃道路交通的骨架。民国时期,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传入,公路为主的道路交通建设得到了发展,民国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公路,而这一时期道路交通的建设又与丝绸之路故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形成了以丝绸之路故道为依托的道路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67.
“我点你说”栏目每期公布一个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您可将您的观点与做法发到我们的邮箱:njhjz@163.net,好的观点与做法我们将在杂志上刊登,并赠送作者样刊。希望广大家长朋友参与讨论。本期讨论话题——  相似文献   
68.
2013年5月10日至13日,受日本民俗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文化人类学家岩本通弥教授的邀请,我与高丙中、户晓辉两位教授前往东京大学参加主题为"民俗学的实践与市民社会"的国际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来自韩国的南根祐、丁秀珍、李相贤三位教授. 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一个"通气会",是岩本教授所设计的一个为期十年的中日韩国际研究项目的筹备会.根据岩本教授的介绍,我们知道当时在座的日韩民俗学家之前已经有过密切的合作,并且已经达成了某些共识,比如,他们都主张民俗学应该关注"当前的日常生活";都在思考"非遗时代结束之后民俗学的走向";都认为民俗学的固有使命是"培养具有主体意识与行为能力的市民(公民)"等.中国民俗学者有关"生活世界"、"日常生活"等概念和主题的相关研究也引起了他的注意,尤其是对高丙中教授于二十年之前,在未受德国民俗学思想影响的情况下提出"民俗生活"的概念十分好奇.岩本教授把大家引为同调,称大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当代德国民俗学的影响,相互之间有合作的必要;尽管目前大家在各自国家的民俗学领域里仍然属于少数派,但是,岩本教授仍然自信而又幽默地说,"沃尔夫冈·卡舒巴不是已经从当年的少数派变成当下的主流了吗?"  相似文献   
69.
蓸爱娟 《神州》2012,(6):383-383
观古今中外名人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生活里,每个伟人的成功都是由信心跨出的第一步,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尽管成功的人有各自的出身、经历、性格、兴趣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才智、事业和追求充满必胜的信心,对自我都有一种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并表现出了相当的自信。也正因为他们自信,所以才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事业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才会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70.
周颂伦 《世界历史》2012,(3):127-134
我国第一部日本史研究系列丛书,杨栋梁教授主编的10卷本《日本现代化历程研究丛书》(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出版),份量甸沉,敦厚笃实,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日本亦有多位学者向笔者问及此书,关注殊甚。记忆中,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日本史研究再度起步之始,《世界历史》编辑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一本题为《明治维新的再探讨》文集,如今撰文者中数位前辈已仙逝,仍在研究第一线辛勤耕耘的为数寥寥。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