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药王山石刻”是全国第一批重点物保护单位。在这批石刻中,由金代名道士谭真君(谭处端)书写的龟蛇二字碑以其超绝的书法艺术和神秘的宗教色彩深得广大游客和奉道信士的钟爱。细观龟蛇二字,龟字若乌龟静息修养,蛇字如长蛇飞腾盘曲,  相似文献   
23.
解读《诗经》中的水边恋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有不少民间恋歌,是最令历代封建卫道士们痛心疾首的,他们将这些作品视为供人鉴戒的反面教材,视作男女礼防的大忌。然而,今天看来,这些恋歌恰恰是《诗经》的本色与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24.
湖北武昌任家湾东吴初年"道士"郑丑墓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彬 《江汉考古》2006,1(4):58-66,72
20世纪50年代湖北武昌任家湾发现的东吴郑丑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道士墓。其墓葬形制、砌筑方法,与同一时期俗人墓相比基本一致,随葬器物既有若干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亦有较大的差异。具有明显中原北方地区汉魏墓葬特点的东吴“道士”郑丑墓在江南地区的出现,证明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有天师道在江南地区活动;江南地区早期天师道与中原北方地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中原地区早期天师道应是经由淮河流域传入江南的。  相似文献   
25.
雍正元年,武当山道士张清夜溯江入蜀,传播全真教。雍正七年,张清夜成为武侯祠住持,此后直至1950年,祠庙住持一直都是他的徒子徒孙担任,但武侯祠并未因此而变成道观。究其缘由,与张清夜道、儒思想杂糅不无关连,也与他“虽羽服不言神仙而冲淡,希夷神合于大道”的哲学观念有关。是以武侯祠在他以及他的徒子徒孙住持下,没有增塑道教“三清”和诸神像,始终保持三国化的单纯主题不变。这或许于蜀中道教事业略有遗憾,但却是武侯祠三国历史化的传统得以幸存而发展至今的一桩幸事。  相似文献   
26.
《神州民俗》2010,(3):64-68
当时,道教中分离出一支神仙道教。他们的代表人物就是葛洪,他把长生成仙作为道士修炼的最终目标和自己的核心思想,把长生术突出为一切方术的核心。为神仙道教奠定了宗教神学体系,构造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7.
搞笑签名     
《南京史志》2014,(4):62-62
道士一般自称什么?”“贫道。”“爱看电影的道士呢?””“电……电影贫道?” 老子现在称体重,连眉毛都想拔光。  相似文献   
28.
香港新界有许多乡村,每逢春节元宵,差不多都有举行以乡民的歌唱为主的祭祀,但是其中道士参加的例子,只有两个,就是粉岭彭氏村和金钱侯氏村,都称为太平洪朝。在这些道士所做的仪式中,我们才可以看到乡民向神灵恳求的内容。这两个例子之中,金钱更多保留原始春祈社祭的因素。因此,下面拟研讨金钱侯氏村洪朝祭祀。  相似文献   
29.
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元1900年6月22日),正当中国北方爆发的义和团反帝运动如火如荼之时,远离战火硝烟数千里之外的河西走廊的尽头——敦煌莫高窟,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非常偶然地在一个洞窟甬道的墙壁中发现了一个古代废弃的耳窟,其中装满了从公元4—11世纪的古代遗书与物。震惊世界的敦煌遗书由是出世。这个洞窟,后来编为第17窟,就是举世闻名的藏经洞。  相似文献   
30.
王恒 《文物世界》2001,(3):34-38
佛教艺术自汉代与佛经同时传人中原,一方面将印度及南亚和中亚地区的社会宗教意识带入中国,另一方面也不断兼容着中国传统化思想的精华,从而形成多民族化不断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云冈石窟作为中国早期佛教石窟的代表之一,在表现佛教思想的同时,吸收古印度社会生活中能够配合佛教思想的寓言故事(以翻译的佛经为根据),加以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