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0篇
  8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真定十方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道行碑铭》是与正定临济寺有关的现有碑文资料中时代最早者,也是唯一一通专门为临济宗创始人义玄大宗师所立之碑。原碑早年已佚,日本佛教临济宗访华团于20世纪80年代赠送给正定有关部门的相关碑文资料对佛教临济宗及正定临济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2.
重庆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是规模最大的佛教禅宗造像,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全面考察二佛寺摩崖造像的分布、保存现状和石质特点,从地质、地貌、气候、历史地理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的选址合理性。岩石学薄片鉴定和高精度原位无损XRF扫描结果显示二佛寺摩崖造像赋存岩体为巨厚层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在四段细分层位具有泥质含量较高的特点,病害分布显示该层段风化作用较强,结构稳定性差,在营造过程中易发生崩裂。结合地质图和野外地质考察可知,二佛寺所在地质基底稳定,三面天然崖壁有效降低了纵深向的工程量,潮湿低风的气候显著降低了砂岩的强度和营造难度,靠近内北道和下涞滩镇码头的地理位置保证了营造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供给。涞滩二佛寺的选址充分考察并利用了自然赋予的优势,因地制宜,反映了古代匠人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33.
红岩千古谜     
今年5月笔随省政协退休职工组成的旅游团,前往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参观了黄果树瀑布后,又去离瀑布西南约10公里的坝陵河大峡谷参观中外驰名的“红岩碑”。  相似文献   
34.
《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附引得》进士籍贯刊误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列表的方式,论述了《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附引得》中存在的6种进士籍贯刊误现象,即:省际进士籍贯刊载互误、省内进士县际籍贯互误、进士籍贯标注字误、以俗名标注进士籍贯、以府名标注进士籍贯及以府、县二级标注进士籍贯。文章并较细致地探讨了该书出现这些刊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35.
36.
中国佛教造像中的供养人像——佛教美术史研究的新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造像中所表现的供养人像不仅是制作和礼拜佛像的佛教信徒的形象,同时,作为皇帝的臣民、国家和社会的一员,也是他们想确立自我存在的一个形象.本文阐述了佛教造像这一宗教活动是被利用为向统治者和社会表达意志的一个"场所",供养人像的一个主要功能即是其表现手段.现存佛像当中并非都是中央地区精美的作品,也存在很多地方和民间制作的拙劣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从美术史的角度评价较低,但实际上,作为向国家和社会传递意愿的一个纪念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佛教美术研究当中不能只从美术史的角度去研究,也有必要从社会史的角度去研究.  相似文献   
37.
作为石窟寺,麦积山石窟遵循了佛教教义和内容上的规范,无论是佛、菩萨、弟子,还是供养人、力士、天王、诸天等均有塑造,而且在其1 6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地域特色,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8.
刘碑寺造像碑,是河南现存最大的造像碑,清代金石著录对其多有介绍,但仅限于造像铭文,其精美的造像未有著录和专文介绍,不被世人关注。本文主要对刘碑寺造像碑的现状、造像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对造像题材、风格以及艺术成就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39.
本文主要目的为重新对元代初期之书画鉴赏家及收藏家汤生平之考证及与其同时文人往来之情形。因此,本文除了藉用地方志、文集、诗集及书画题跋等为佐证之外,同时也将汤父亲汤炳龙之背景,与其他宋末元初文人、画家之交往,及对汤仕途之影响作进一步研究。本论文之结论则定汤约生于1250年代中期,而卒于1310年代中期;乃确定汤活跃于元代初期,且旅居杭州多年,最后移居且卒于北京。汤撰有二书,现仅存《画鉴》一书。此书对了解元初绘画发展及收藏品味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0.
“三经一疏”是现代学者对古代译入的佛教四部造像典籍的总称,它们分别为《佛说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画相》和《佛说造像量度经疏》。《佛说造像量度经》,又称《佛身影像量相》,全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