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湖北地区的壁画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中,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的壁画形象曾引发了屈原创作《天问》的激情。早在六朝刘宋时宗炳所画的著名山水即是壁画,当时将壁画绘于江陵。北宋苏东坡在湖北黄州有名的"雪堂"也画过壁画。但演进到  相似文献   
32.
简讯八则     
《收藏家》2007,(9):94-94
吴一峰百年诞辰画展在京举办吴一峰(1907-1998年),浙江平湖人,早年求学于上海美专。1932年随黄宾虹入蜀讲学,因迷恋巴山蜀水的奇丽壮美,乃留居成都。60年来,足迹踏遍云贵川三省,将西南风光尽收笔底,创作了大量风格鲜明的写实山水画作品,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下了珍贵的一页,得到众多师友如黄宾虹、  相似文献   
33.
自敦煌藏经洞发现百余年来,敦煌这座东方文化宝库就牢牢地吸引和锁定了整个世界的目光。正如敦煌壁画中的“尸毗王割肉贸鸽”所预示的君辟样,虽历经劫难和千难万险,敦煌却最终能够光照寰宇,泽被后世。如今,敦煌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显学,敦煌文化也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一篇最精彩的华章,为世界学术界所瞩目,为现代人类思想文化库所珍视。  相似文献   
34.
李怀平  李春兰 《文物世界》2007,(5):34-35,37
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历经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十国、宋等六个朝代,一直延续至北宋天圣九年,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了。石刻内容集中表现了佛教人物、佛传故事、佛教经律、佛教文化艺术及崇佛故事等;形式上可分为塔形造像、个体造像、文字造像碑及刻像石四大类型。品种繁多,可组合移动,造像塔下大上小逐渐收分,五节七节叠垒成方柱形,单体造像多分为佛、菩萨、罗汉,形制不同于云冈和龙门石窟。  相似文献   
35.
第38窟位于西部西段,是一座高于地面2米的方形小窟,窟内平面作长方形,面阔1.98米,进深1.45米,高1.82米,窟门外两侧雕力士,窟口上方镌刻《吴氏忠伟为亡息冠军将军华口侯吴天恩造像并窟》铭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6.
本文主要从佛教造像艺术的渊源、中国化造像艺术的流布、历史文献资料等三方面,对麦积山与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两处石窟中造像样式非常一致,相互传播影响的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37.
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收藏有一幅元代壁画《妇人启门图》,该壁画是其馆藏壁画文物中的精品,也是章丘区东姚村墓葬群壁画的代表。山东博物馆文物保护项目组通过对这件文物实施保护修复,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成功推广到该墓葬群18件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中。同时通过对这幅壁画内容进行研究,对华北地区元代墓葬的内容形式特别是“启门图”一类的图像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为今后此类文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8.
曹敏 《东方收藏》2023,(6):89-91
甘肃灵台蛟城庙长寿殿壁画是平凉地区清中期代表性佛教、道教融合艺术遗存,主体为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壁画保存完整、内容丰富、造型生动、技法娴熟,其神像文武兼备、男女各异、个性鲜明。其中,二十四诸天尊格选择与一般斋天科仪有所不同,诸多造型均以道教神祇典型形象出现,并将佛教摩利攴天以道教斗姆元君的形象展现出来,这些都是佛道艺术融合及世俗化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39.
段友文  段彤彤 《民俗研究》2024,(2):132-145+160
山西寺庙作为传统村落的文化中心,是民众信仰生活和日常生活的集中场域。新绛稷益庙和洪洞水神庙壁画内容皆以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呈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本土农耕生活、祭祀仪式的真实场景。两座民间庙宇壁画中的农事图像,以特定的空间表现了农事活动的时间秩序,展现了元明时期晋南乡村民众应对农事灾害的行动策略。图像化的农业祭祀活动是特定时代国家意志的民间践行,体现了“以礼行俗”的两个面向,即“礼的民间化”和“俗的实践性”,并且逐渐演变为社会观念和文化行为的象征性表达,由此使中国传统社会的农本意识在寺庙壁画的农事图像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40.
盂县地区北朝佛教造像记中保留着不少地方佛教史料,学界对此关注较少.盂县交通便利,受到晋阳、平城等地的官方佛教影响,造像活动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造像记中记载的供养者有平民、僧尼、官员和女性等,在心态、造像活动等方面表现出自身信仰特质;义邑团体造像数目超过个人,成员以造像为中心布置道场、举行法会等宗教仪式,也发挥了义邑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