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1篇
  6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王静 《神州》2011,(26):112-113
班级中的小团体现象极具普遍性,它的存在有利有弊,而小团体的"因小失大"现象就是其主要弊端之一。这种弊端的存在,使学生丧失大团体的交往机会,狭隘化自身的眼界视角,思维方向,弱化自身的交际能力,合作水平。笔者就这种现象展开了成因探析,并基于不同成因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使班级中的小团体能够相融大团体,相聚大团体,回归大团体,避免"因小失大"。  相似文献   
612.
王雷萍 《神州》2011,(5X):87-87,89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但长期以来,“英语是天书”的感觉一直困扰着许多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的甚至对学习英语丧失信心,两极分化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613.
我们听课看课,大多数时候会局限于就课论课,就现象论现象,停留在浅层次的探讨上,这种滞留于表象的反思只能成为师生发展的桎梏。在开展"幼儿课堂行为表现"课堂观察活动中,我们以"互相帮助真快乐"为教学内  相似文献   
614.
陈嘉琪 《民俗研究》2006,19(4):63-85
一、《黑暗传》的价值与定位《黑暗传》是一部保存着汉族的神话与历史,传唱于丧葬仪式的民间叙事长诗,大致流传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附近,也就是古鄂西一带。这一部叙事长诗的流传,是在1980年代大陆田野采录风气盛行的时期,由地方文化工作者采录下来的。最先辑录于《神农架民间歌谣集》1之中,而后受到学界的关注,采录者胡崇峻先生通过陆续搜集,整理了其它的流传唱本,集结为《神农架〈黑暗传〉多种版本汇编》。  相似文献   
615.
童本义 《古今谈》2006,(1):35-35,41
当今世界,全球使用汉语的人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种之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一种。凡在全世界旅居的中华儿女,都以我国各民族和国际社会通用的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标志,是华夏儿女大团结凝聚力的象征。汉语作为中国社会文化的载体,它的运用,不单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文化现象,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字支离破碎,那么他的民族精神靠什么来表达和传播?高喊振兴中华岂非空谈?因此,正确使用汉语并维护它的纯洁性,是每个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616.
沈坚 《民族译丛》2006,(6):72-78
地名是人们对于相关地域的一种认知或命名,同时也往往提供了历史上人们活动的某些重要信息。作为一种明晰的象征符号,地名总是以一定民族的语言作为表达方式,显示了特定人群同相关地理区域之间的联系,传达的是一种人地关系的讯号。然而,有时候地名又明确无误地“体现了曾在这些地方居住过的部落或民族的名称”,凡属这样的地名,实际上是由一些族名和部落名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的,或即族名的延伸。在对欧洲民族史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时,常可发现不少这类有趣的例证,显然,这是一种颇具意味的历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17.
忌讳是人类社会中普遍的文化现象,最早的忌讳,是在原始人的无知与支配下产生的,表现为神秘型的禁忌。而趋吉避凶更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若是此心理反映在语言上,这时各国或各地方言的言语禁忌或委婉表达便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本文透过英语、汉语、客方言中的语言禁忌现象,了解其异同之处,以及语言禁忌产生的原因与影响。  相似文献   
618.
论历史叙述中的理解与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要解释自己或他人已经历史化了的行为,因此回避不了历史叙述,它成了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当人们在不同程度上作为一位历史叙述者,通过理解个体自身的历史或生存情境,阐发自己的存在与实践目的,即进行历史叙述时,他已经置身于一个历史叙述的循环之中。历史叙述循环从现象上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叙述前的准备阶段,即阅读与历史理解阶段;其二是叙述阶段,即叙述与历史解释阶段。  相似文献   
619.
“事可互见,文无重出”,这是撰写志稿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我们在阅评志稿过程中,却时常碰到“重复现象”,即记述同一事物的某些文字材料反复出现。由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些地方重复记述不可避免,在个别情况下,适量重复也是允许的,但从志稿的撰写来说,还是尽量减少或避免重复为好。因为不必要的重复不仅浪费时间、精力和劳动,而且造成志稿臃肿,  相似文献   
620.
发生在中国海南岛的土客争乱现象是比较频繁的,不单是早期发生于三亚、万宁的“黎客之乱”,在儋州市、临高县、澄迈县等地同样发生过多次“土客之争”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