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我选择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 迄今,这一研究断断续续已经进行了十六年之久,虽然还没有大的成功,但毕竟已经初见成效,这对我的灵魂是个莫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52.
吴友法 《世界历史》2004,(6):118-12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在德国史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近年来,我国史学界有关德国史的研究更是成果叠出。呈现繁荣局面。美中不足的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德国政治史及通史层面,对包括德国经济和社会史在内的相关领域的专题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如今,随着研究的深入,为了更清楚、准确地把握德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3.
通史精神在民族史研究中不可或缺。本文将结合通史精神及民族史研究的特点,探讨在民族史研究中如何应用通史精神。  相似文献   
54.
清代中期 ,汉学发展如日中天 ,江藩是乾嘉时期著名汉学家。他编纂《国朝汉学师承记》 ,叙述了清代汉学的承继渊源。本文拟对《国朝汉学师承记》的撰述动机、体例特点及学术价值进行梳理 ,进而客观地评价其人其书。  相似文献   
55.
连横是一个不屈服于日本殖民统治的热爱祖国的知识分子。他身处日本侵略残暴殖民统治的环境中,坚持民族气节,勇敢地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歌颂反对日本割占台湾而英勇牺牲的英雄的诗。他用毕生精力捍卫、保护和宣传中华民族传统化,以抵制日本推行的同化政策。他呕心沥血地写下了不朽名《台湾通史》和其他作,为的是要让台湾人民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以及台湾宝岛被日本割占的历史。他身居台湾,心向祖国,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前途。他既痛恨日本侵略,也痛恨专制腐败出卖台湾的清政府。他崇拜孙中山等民族革命,同时痛斥窃国大盗袁世凯。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抗日战争胜利,光复台湾。  相似文献   
56.
吴松弟 《岭南文史》2002,(2):21-29,10
我国东邻浩瀚的太平洋,有着漫长而曲折的海岸线。东部沿海很早就发展了海上贸易事业,不仅形成了我国沿海各地区间的国内贸易,与外国的贸易也开始很早,并形成了众多的对外贸易港口。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史上南北各港口的兴衰时间、贸易规模差别甚大。在诸港口的行列中,广州、泉州和上海都是不同时期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而偏居今广东雷州半岛南端徐闻县境的古徐闻港却是最早的主要港口。在追溯中国早期的海洋交通史和中外文明史时,必须重视徐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塔西佗史学大致涵盖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叙事层次.塔西佗主要通过将国内国外、前代后代史事并置载录以及其他相关叙事技巧,构创了相对宏阔的叙事视野.有基于是,诸如比较等叙事方法很大程度上强化并彰显了塔西佗史学视野的道德旨趣.就学术特征、渊源而言,塔西佗编撰思想亦与古代史学观念及其原初发展情态等息息相关.考察塔西佗的相关撰述实践,有助于理会其作为一种编撰体例与叙事结构的史学意义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8.
钱伟 《中国地方志》2008,(12):38-43
读罢张世民先生的《论史志同源及其他——读〈仓修良探方志〉札记》一文(载《中国地方志》2008年第5期),深为其独特的学术源流探究角度、考察方式和演绎逻辑所迷惑。文章对方志、方志学、起源、传统历史学等最基本的概念理解不清,反而用“史志同源”、“源流互引”、“高位整合”等似是而非的时髦词汇大加发挥,因此在方志的名称、起源、性质、特征、发展阶段以及史志关系等方面都作出了错误的论断。张先生认为,方志不仅多源,而且史志同源,“传统历史学和地方志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并将古诸侯国史、周秦时期的邦国文献以及郡县文献、纪传体通史《通志》、典制体史书《日本国志》、地理总志、日本地方史等统统“整合”成了地方志。可见,张先生所谓的“史志同源”论,其实质就是方志无源、史志不分,等于否定了方志学科的存在。  相似文献   
59.
韩铁 《史学月刊》2003,(9):20-21
往事悠悠。从我在刘绪贻先生指导下着手《战后美国史》的写作,至今已经20年过去了。回首当年的情景。有很多是现在的青年学子难以想像的。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心中充满了谢意和希望。  相似文献   
60.
邓蜀生 《史学月刊》2003,(9):5-5,21
六卷本《美国通史》在新世纪的第二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它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一个美国史研究和出版项目画上了一个句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