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迷信是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中特有的现象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很多比较低等的动物行为中也可以看到迷信的萌芽。在一项经典的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给鸽子定时喂食,每隔半分钟笼子边上的小门就会打开几秒钟,让鸽子啄几粒谷物。  相似文献   
12.
每年藏历新年初一来临的前两天,即藏历末月二十九日的夜晚,卫藏一带隆重进行一年中的驱鬼避邪的民俗仪式——“古吐”或称“古朵”。不管贫富,一般举户不邀密宗上师等高僧上门,也不搞念经等宗教仪式。从这些特点,可见此举为几千年以前开始,一直延续到今的古民俗仪式。驱鬼避邪虽属迷信之举,然而,“古吐”不向神和喇嘛祈祷求赐,而是一家大小齐心协力,一致抗争鬼邪。这是此仪式的坚强精神所在,从中亦反映了祖先们不为任何险恶所屈服的勇敢。  相似文献   
13.
神道设教一语,最早见于《易经》中“观”卦的彖辞,原话是:“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相似文献   
14.
《湖南文史》2010,(6):46-47
我因事来到老乡会馆,有看相的摆了桌子在路旁。我经过时,看相的严肃地让我坐下,说愿意免费看相,说对了就给他介绍生意。只见他快速拿出一张纸,写了起来。完后问我父母状况,并说你所说的必与所写相同,不灵,头脑任击,但要如实告知,不可撒谎。  相似文献   
15.
迷信之毒     
阳信生 《湖南文史》2010,(11):52-52
近代中国,人们的科学知识相当贫乏,认为人死后或上天堂,或下地狱,仍然在另一个世界"生活";而且,由于现实生活中无法主宰和改变自己的命运,转而敬天信神,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虚幻的假想空间——神灵世界。  相似文献   
16.
张鸣 《神州》2010,(5):6-7
讲究孝,是个好事。人类区别于动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能够反哺,产生的效果是人类得以积累生产和生活的经验,也顺便发展了文化。不过,孝这名目,不会老老实实跟人们在底层待着,—旦上升为某种意识形态,就未免有些哆唆。哆唆到更像仪式和表演,而且是不合人情的仪式和表演。  相似文献   
17.
<正>老人们常忌讳七十三、八十四这两个岁数,因为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过去迷信的人认为七十三岁、八十四岁是老人难过的"坎儿"。其实,把七十三、八十四  相似文献   
18.
<正>军阀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迷信。他们把自己的荣华富贵、官运升迁、战争胜负等都归于命、托于天,因此热衷于风水阴阳、五行八卦等术数之学,并对此深信不疑。差点毁掉孙中山遗体的张作霖1925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发表反奉宣言。不久,郭松龄夺取了辽河西岸的重要战略据点新民,奉军被迫纷纷退向辽河东岸。眼见大势已去,张作霖在军部心急火燎,一时不知所措。这时候有人提议,说大南门里的张瞎子算得  相似文献   
19.
《文史博览》2014,(9):42-42
在中国传统的节俗中,“七”所扮演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古人过春节,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都赋予了不同的节日含义。据晋董勋的《问礼俗》,从新年的第一天到第七天,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将新年首月的第七天设为“人日”,最晚在魏晋时代已很盛行。  相似文献   
20.
在民俗学研究中国化的早期阶段,江绍原是最先引进国外人类学方法系统研究中国礼俗迷信的拓荒者,他对中国人“天癸观”的研究特别引人注目。当时处于民俗学运动中心的江绍原在成为《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之后,开始扩大范围征集有关月经的礼俗迷信材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后来他计划写作的《血与天癸》不幸夭折,但他在月经礼俗迷信研究方面的大胆尝试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