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0篇
  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清代宁波契约文书辑校》(孙伟良主编,王万盈辑校,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收录了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奉化县岩头村及其周边地区土地买卖文契400余件,它们大多属于民间白契,未加盖官印和履行纳税手续。典买土地人主要是奉化县岩头村大土地所有者毛坤山,典  相似文献   
972.
《史学月刊》现行注释,除读史札记栏目为文中夹注外,其他均采用页下注格式。现分图书、期刊、报纸、未刊文献、网络资料分别加以说明。凡作者投稿时,请按此规范之各项要求注释。同一篇文章内,征引同一文献的注释重复出现时,从第二次出现开始,省略版本信息,仅注作者、书名、卷  相似文献   
973.
翁有为 《安徽史学》2011,(6):113-116
<正>一辛亥革命前中国农村没有大的社会变动,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出现了不小的持续性的变动。这一变动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和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土地革命外,还有我们通常所称的  相似文献   
974.
王平 《安徽史学》2011,(4):103-107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皖江公学试办章程》的分析与考察,认为:皖江公学创办和停办时间大约在1903年5月初至1904年4月中旬之间;清末提倡实学之风、日本近代私立高校之成功、近代安徽高等教育不发达、民间缺少"私学"等因素皆对该校的创办有影响;皖江公学是近代安徽第一所私立高等学堂,为大学预科,是"壬寅学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75.
晚清汉学在地域上的扩充,使汉学家成为影响近代社会变迁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其中的重要学者,他们或任职朝廷,或为大吏幕宾,或掌教各地书院,无论在朝在野都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对近代社会风气的转移、新事物的传衍起到程度不同的作用。实际上,汉学家在近代各个领域都有出色表现,不仅没有固执华夷之辨,且领时代潮流之先风,在历次大的社会变革中均有涉足。详究其中原因,首先,这与汉学的治学内容及其治学精神和西学有相通之处不无关系;其次,晚清汉学家重新标举顾炎武的明道救世,提倡经世致用,有利于其投身于社会变迁实践。  相似文献   
976.
萧超然 《百年潮》2011,(5):80-80
68年前的1943年夏,日本侵略军急欲实现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之罪恶目的,为打通通往太平洋的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铁蹄践踏,前锋达到我的家乡湖南常德澧水一带,那时我14岁,刚读初一,正在老家临澧县农舍闲住。  相似文献   
977.
在幕末危机中,维新变革的领导人关于打造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日本国家转型。其中,木户孝允对近代国民教育的思考同样值得注意。这主要体现在:与万国对峙,须尽快以公议形成国民;发展小学教育,以渐进地培养适应现代化的国民;制定政规法典,形成一致协和的国民;通过地方自治,逐步培养有参与意识的国民。木户孝允思想体系的深度和广度不及福泽谕吉,社会效应和渗透程度不及森有礼,但其构想具有宏观决策和战略意义,成为引领和推动日本走向国民国家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978.
张华 《沧桑》2011,(1):88-89,91
瑞典汉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对近代中国的考古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正是他在中国北方的一系列考古活动,揭开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序幕。同时,在瑞典的汉学研究和近代中瑞之间的文化交流方面,安特生功劳卓著。  相似文献   
979.
王耘  李东 《黑龙江史志》2011,(17):46-47,50
明清以降,中原诸省地方志的纂修日益系统化,这意味着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开始向近代国家一统下的区域认同转变。在区域认同的进程中,地处边疆曾作为满清龙兴地之一的黑龙江则由于长期封禁,与内地文化交流少,建省晚等因素而呈现出以客居文人为主体的方志纂修群体。这些人以客居的视角对当地文化与管理状况进行品评并通过历史书写加以保留,从而推动了黑龙江地区统一文化认同的形成。  相似文献   
980.
作为武汉市的一名原工商业者,我是市工商联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即1952年召开的成立大会)代表,有幸结识我们丁商界的老前辈——陈经畲老先生,也见证了陈老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作的努力,为武汉市商会、工商联事业的开创呕心沥血,始终不渝地“听毛主席的话,跟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