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4篇
  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民族主义问题备受学界关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民族主义演绎曾被概括为"步步高涨的50年"。以欧美学者为主,他们不仅致力于民族主义理论的基础研究,以解释、辨析、厘定相关概念,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等角度考察民族主义的发生发展,而且关注具体语境下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政治性运作、社会思潮和社会政治运动,既从西方历史背景论述有关结论,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进行论析。既有研究虽对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观念的确立、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有详细论述,但从思想史上关照民族主义,真正在民族主义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语境中解读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内在关联,尚有很大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52.
《文史月刊》2014,(2):20-29
一、大批领导人的被害,曾使中国共产党处境艰难有人翻遍历史,得出结论,在中国欲成大事者,实践上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爱才如命;其二,挥金如土;其三,杀人如麻。近代中国恐怕没有哪一个比蒋介石更加具备这些要求了。就江山改姓、王朝更迭来说,普天之下,也只有姓蒋。蒋介石早年赴日本留学,在给表兄的照片背后提诗一首: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肯且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  相似文献   
53.
正王闿运(1833—1916年),字壬秋,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湖南湘潭人。相传出生时,其父亲见神榜贴于门上曰:天开文运。因此以闿运为名。王氏生性狂狷,不可一世,常以帝王之学自负,尝与肃顺、曾国藩等共事,然其一生郁郁不得志,故而辞归从事著述传教,学术存后世、桃李满天下。王闿运是清末民初负有盛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著有《湘绮楼日记》《湘绮楼文集》、《湘绮楼诗集》以及《湘军志》等。王  相似文献   
54.
秦森源,字筠芬,别号思潜,笔名铸魂。秦毓钧长女。无锡竞志女子中学毕业。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民国14年(1925)去世,年仅二十五岁。秦森源临终之际,曾将自己的诗文手稿转交父亲。秦森源去世后,秦毓钧将手稿整理抄写了两份。当时秦森源的老师李法章等,就提出要予以出版。,但这一愿望一直未能实现。直到2004年,才有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了王珂辑注的《秦森源遗集》。  相似文献   
55.
华夷观念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近代"华夷观"研究兴起;九十年代,该研究进一步拓展,开始走向兴盛;21世纪以来,它处于繁荣时期。四十年来,学术界对近代"华夷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存在不足,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56.
袁也烈(1899—1976,湖南洞口人,1955年授少将军衔)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开国将领。他有过战功显赫的辉煌,也有过退步转职的无奈、坐牢挨斗的厄运。他经历坎坷,传奇事多多:在湖南一师听过毛泽东的课,算得上“天子门生”;  相似文献   
57.
民国前期湖南私立教育获得了较快发展,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湖南私立教育发展特色鲜明:一是学校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教学设施较为完备;二是弃用旧式书院规制,采用西方新式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三是从严择师,倾心育人;四是民主管理,从严治校。湖南私立教育发展的原因:一批以教育救国为职志的湖湘精英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创办者既秉承了湖湘士林爱国、务实、创新的学风与士风,又具有新型教育家特质,在精神层面支撑了湖南私立教育之勃兴。中央到地方各级当局的鼓励和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湖南私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8.
两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先后在中国开辟七块租界地,界内土地的租用方式,特别是英国商民如何获得合法的租地权利,是租界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七城市的英租界中有五处实行的是由英国政府与其本国商民订立皇家租契的土地制度,其中天津英租界扩张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租地关系最为复杂,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在原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解释框架中,皇家租契订约双方属于协同利益群体,二者间发生旷日持久的纷争几乎无法想象。以天津为个案,考察和梳理英租界皇家租契制度的历史脉络和矛盾波折,有助于更完整地理解近代英国在华租界及其土地制度的深层次特征。  相似文献   
59.
正编者按:"民族复兴"是一个求诸"内"的目标,却是向"外"奋力求生的产物,是一种自外而内的自反与自信。正因如此,中国近代那些深创巨痛的危急关头,尤其是像甲午、九一八、七七之类的严酷时刻,几乎出现在每一位相关论述者的笔下;正因如此,在始终面临外患威逼的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呼声最终汇聚成时代强音,成为各党派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像任何一个重要概念一样,"民族复兴"从内涵到外延都存在演化的过程和内在的紧张;像任何一种重要思潮一样,"民族复  相似文献   
60.
近代"西学"在士人心目中的确立,使中国传统的"道"被时空化。从以前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亦即"道一而已",到逐步承认"道出于二",进而衍化为以西学为基础的"道通为一"。在此三阶段中,"道"从普适于"天下"(即全人类)的大方向,缩小为中西学区分下的区域成分,并有"过时"之嫌,后再重新上升为"世界"通行的模式,然其内涵已面目全非。这一根本性的大转向,是近代这一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非常值得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