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5篇
  免费   1篇
  3116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邢剑鸿 《黑龙江史志》2013,(20):75-78,82
<正>一、早期俄国的扩张与新疆商贸关系\"俄罗斯\"一词起源于欧洲古代一个东斯拉夫部落的名称\"罗斯\",俄罗斯族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欧洲东部,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10世纪,罗斯大公奥列格控制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周围部落,13世纪,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吞并,归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元朝文宗皇帝时,曾征调金帐汗国境内的1万名罗斯军人入大都充扈卫亲军,并赐给土地令其耕种,这是历史上俄罗斯人大  相似文献   
202.
16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一波\"西学东渐\"的浪潮,西方教育开始传入中国,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体,艾儒略等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将西方教育的知识分类体系与课程设置体系传入中国。以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学为代表的西方科学方法论也在明清知识阶层中得到传播。本文以艾儒略所著《西学凡》、《职方外纪》等书为中心来探讨明清之际西方耶稣会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3.
近代中国,航运是近代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纽带,在交通运输上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铁路运输出现之前,航运在近代交通上更起着决定性的地位。可以说,航运业对扩大中国市场发展所起的作用,就如人身体上的血管对生命一样重要,特别是对近代商业经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尤其显著,航运加强了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但开拓了中国人的视域,并最终使中国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204.
论通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中国 ,“通史”是一个常用且易解的词。中国学者写的关于中国史、世界史的书常题名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而英国人写关于世界史或英国史的书就叫“世界史”或“英国史” ,其中并无一个“通”字。西方语言里有好几个看来与“通史”相近的词 ,但其真实含义并非“通史”。西方的普世史传统来自古希腊 ,据柯林武德分析 ,这种传统与“实质主义”思想有关。中国的通史传统来自先秦诸子的富有历史倾向的思想 ,这种思想恰好是反实质主义的。中国的“通史”精神就在于通古今之变  相似文献   
205.
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民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是他们自身的阶级局限决定了他们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选择正确的革命道路。这必然导致他们的革命不彻底,即便革命一时成功,但失败却是永远的。为此,对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的失败教训以及中国特有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和国情,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进一步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6.
鲁滨逊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新史学派\"的奠基人和倡导者。本文从史学的价值观念及其史学目的论、史料与历史真实性、历史的进步与广泛性、史学方法的多样性方面论述鲁滨逊的史学思想。其思想影响维持半个多世纪,在现代美国史学史上有着其独特的历史功绩,也曾在中国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207.
对法国大革命期间旺代叛乱起因问题的研究是欧美史学界长期关注和争鸣的热点之一。两百余年来,旺代叛乱起因研究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论战,1920年代至1970年代的社会史学分析浪潮,以及1980年代以来的新政治史和微观史学的反思。各阶段内不同政治和学术派别的学者在该研究领域内提出的观点,各自有其局限性。这也为国内史学界对此的关注留下了进一步学术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8.
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爱德华·W·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提出了在西方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与“先进的西方”相对的“落后的东方”,也就是所谓的“东方学”式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它在西方国家以东方国家为对象大力推进殖民政策的过程中,已成为一种霸权话语。日本是一个东方国家,但是它在比西方国家落后几十年的状态下学习西方,并发展到以中国大陆为主要对象推进殖民政策。从日本近代文学家当时关于中国的言论当中也可以看出有类似于萨义德提出的“东方学”的思维方式。因篇幅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借鉴萨义德在《东方学》里所提出的观点,重点围绕芥川龙之介这位作家,深入探讨他对中国的一些言论。  相似文献   
209.
十年来太平天国史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檀江林 《史学月刊》2001,(5):133-138
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热潮以后,史学界对太平天国的研究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据不完全统计,自1991—2000年的十年间,国内出版的以太平天国为主题的学术专20余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化、宗教、对外关系等领域,学术论有400篇以上。笔以学术论为主,参照部分作,对十年来史学界对太平天国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10.
1890年,在近代日本国民的精神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也可以作为日本儒学在近代复兴的一年而载入日本儒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