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172.
黄正柏 《史学月刊》2008,2(2):102-110
欧洲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以基督教为基础的文化上的同一性,但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欧洲认同".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认同成为欧洲人们的主要和基本的认同.当代欧洲一体化中始终存在是否坚持民族特性/认同的斗争,一体化进程没有取消民族国家认同,也没有形成真正超越民族国家的欧洲认同.但是,欧洲民族国家的认同发生了变化,变得具有开放和兼容性.这对于当今时代人们对待"认同"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3.
由于近代中国政治环境和近现代地方志编修实践的特殊情形,研究近代史特别是法制史必须重视新编地方志资料。事实上,新编地方志的政法志即公安志、检察志、法院志、司法志大多上起自鸦片战争之后,涵盖清末至民国时期。其中关于人事递嬗与机构沿革、司法统计与典型案例、地方法规与司法文献等方面的资料,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当然,由于新编地方志大都面面俱到,无法特别针对某一特定学科和研究者量身定做,志书质量和篇幅也参差不齐,难以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74.
《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虽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对它的修撰,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时至今日,也非易事。它是我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古籍整理研究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清理了自《四库全书总目》以后我国的文化遗产,史学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5.
1877年的西南战争使明治政府真正实现了中央集权。从1877年西南战争结束至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此间明治政府建立并完善内阁制,开设国会,制定并颁布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与其相适应,财政上,在致力于建立、完善近代财政金融制度的同时,开始由积极财政政策向财政紧缩政策转变。本文重点探讨此间明治政府财政政策转变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6.
概况。如所周知,史学研究近年来处于每况愈下的境地。面对这种状况,以断代史研究为对象的本栏目,在致力于多种研究方法探索的同时,最近也把新史料纳入了研究范围,并扎扎实实地积累着实证研究的经验,可以说这是一个努力改变现状、进行多种尝试的领域。提到近十年来宋元时代史的研究,本栏目责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驾轻就熟的研究模式,而是引进耳目一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7.
对于研究近代日本历史和中日关系历史的中国研究者而言,时常需要利用日本方面的档案资料,但又苦于距离遥远,经费支出庞大等原因,不可能长时期呆在日本的档案馆和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178.
赵诚 《炎黄春秋》2008,(12):47-47
今年国庆节,以一种新的形式进行了纪念。没有大型集会,没有盛大阅兵,由国家领导人和首都各界人士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致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着近现代历史叙事的浮雕。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对近现代历史事件学术上有不同的看法,海峡的另一边对历史也有自己的记忆和见解,但目前,在中国社会各界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所寄予的认同是没有分歧的。它是对近代以来为中国的自由和进步所牺牲的,有名的和无名的先烈们的一个全国性标志纪念物。  相似文献   
179.
漆侠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不仅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尤其是宋史研究的诸多领域建树丰硕,而且对于史学理论与方法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见解:对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史学功能等史学本体问题提出看法;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审查,强调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提出马克思主义方法是史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研究方法,考据方法是基本方法,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史学考据方法的建设;强调了历史研究主体的素养特别是“史德“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献身史学的治史精神。  相似文献   
180.
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就建国以来所开展的外国史学史研究而言,如果我们无视张芝联先生(1918—2008)的贡献,那么这段史学史的历史不但会显得苍白,甚至还会出现空白。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史学界欧洲史、法国史和史学史研究的一流学者,张先生从不主张东施效颦、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的史学潮流。相反,在他的论著以及与外国学者的交往中,他一直坚持保持自己一个中国学者的立场。这一立场,意味着中国学者在接触、引进西方学术的时候,必须基于中国学术的传承,符合中国学界的实际需要。张先生1986年在美国威尔逊中心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迁。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外国的经验有许多启发、示范作用。但他同时强调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不照搬一个既有的模式或者按照一个现成的菜谱做菜”。①他在这里描述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情形,但也可视为是一种夫子自道。张先生在1991年为高毅《法兰西风格》一书写的序言中也称赞说,“可贵的是作者并不是亦步亦趋地效颦某种流派”。②概括张先生的观点就是,史家必须与时俱进,不应囫囵吞枣、不分青红皂白地照搬、照抄,因为学术思潮的形成,通常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而文化背景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