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连云港市博物馆 《东南文化》2021,(2):54-78,中插3-中插4
2018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对海州区张庄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发现五代墓15座、宋墓16座,共出土各类文物200余件套.这批五代、宋代墓葬形制特殊多样、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墓室建筑工艺脉络清晰.不仅在连云港地区属于首次发现,在苏北鲁南地区也不多见,为研究连云港海州地区五代至宋代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丧葬...  相似文献   
22.
学界已从大量金石文献中找到了部分未载于《辽史·百官志》的官职材料,然尚多有遗漏.《满洲金石志》是第一部对东北金石文献进行整理、录文、考订的金石跋尾类著作,其中包含大量辽代官职与官署,今将《辽史》未记载之官职官署从该书中辑出,依《辽志》体例胪列,以补正史之阙.  相似文献   
23.
1983年山西朔州城区修筑通往南河槽的地下污水道,在南关外瓦瓷地挖出一座金代砖券石棺墓。石棺为细白沙石雕成,长120、宽80、外高50厘米,棺盖厚10厘米。棺内只留骨灰,出土铜镜和正隆元宝铜钱约十多斤,均被当时挖土方工人卖到城关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唯有墓志一方仍在石棺外不远处泥土里掩埋着,半块外露,清理出来尚完好。该墓志为石灰岩质,长40、宽36、厚10厘米。四边不整,一面磨光,镌刻楷书18行,共319字(图一)。墓志铭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24.
关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学术界对有关中国早期国家的概念存在着分歧.我们认为中国早期国家是指夏商周三代已具备公共权力,但社会仍滞留在居民血缘组织基础之上的政治组织.所谓中国在龙山时代就已出现了早期国家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至于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则是走的部落联盟酋长因其职务的“独立化“转变为“社会主人“这样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25.
张国男 《纵横》2020,(1):17-25
我的父亲李公朴生于1902年,沈钧儒生于1875年,相差27岁的两个人却在革命过程中结成忘年交,一直保持了终生的友谊。我的父亲1946年被暗杀后,我们家继续和沈老保持着密切交往.  相似文献   
26.
湖北剧场五代杨吴墓出土了一方买地券和三件木俑,其中一件木俑身前、身后及右侧密布墨书文字。通过文字的释读和与其他相关墓葬的对比研究,可以认定带字木俑为代替生人承当殃咎的"柏人",另外两件木俑系在地下世界侍奉墓主的奴婢。柏人具有明显的道教性质,与西汉时期的告地策存在性质上的差异。目前所见出土柏人的墓葬形制简单,规模小,墓主身份较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五代北宋时期墓中随葬柏人的墓主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27.
28.
袁鹰 《纵横》2014,(3):39-44
冰心老人作为“五四”时期我国现代文化第一代拓荒者,更是传播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思潮的先行者。从青年时代直到暮年,孜孜不倦,终生不渝。我有幸在她的中年和晚年,常常得到教诲,耳濡目染,终身难忘。近些年来不时翻阅老人遗下的手简,想见音容笑貌,缅怀之际,更感到阵阵温馨和幸福。现在拈出几题,供读者从一些小事领略老人的风范。  相似文献   
29.
内蒙赤峰巴彦塔拉辽代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巴彦塔拉辽代遗址的发掘过程进行了植物浮选工作,获得了包括粟、黍、大麦、荞麦、大麻等农作物籽粒,以及禾本科、藜科、豆科、锦葵科等植物种子。通过植物遗存的分类与鉴定及遗址出土相关考古资料综合分析,该遗址辽代先民的生业经济应属于以种植粟、黍、荞麦、大麻为主的北方典型旱作农业,同时兼营牧业。  相似文献   
30.
北京地区辽代火葬墓及相关问题试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北京地区陆续发现了40余座辽代火葬墓,其形制可分为土圹砖室墓和砖石混筑墓两类,以圆形为主,墓主人多为汉人。北京地区辽代火葬流行主要受佛教影响,同时亦与契丹人的火葬风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