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钟禾 《文史博览》2010,(1):51-52
<正>20世纪20年代,烟草广告出现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外资的英美烟草公司与民资的上海华成烟草公司为了争夺市场,各自树立自己产品的"摩登"美女形象,以争取消费群体,由此演出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摩登"大战。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荷兰华侨华人生活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华人社团的类型、功能、运作方式及其在社会融合中的作用。认为华侨华人社团在华人世界中扮演着一个关键性的角色——拟村落化,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和活动空间。他们凭借着原有的历史经验和记忆,将社团当作村落来经营和管理,在社团内进行博弈和地位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在移入国的边缘化感受,缓解了因失落而对主流社会的抱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华侨华人与主流社会的对抗。由此可见,荷兰的华侨华人社团不同于专业化的行业组织或政党组织,有着多样的、综合性的社会属性,是一个村落式的我群社会。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地方志》2010,(3):64-64
陶利辉在《巴蜀史志》2009年第6期撰文指出,民族作为一个动态群体,要按地方志的要求对其写出一本志书,比写其他的专志要难得多,因为面对的记述对象是一个动态的群体,像民族的价值观变化、心理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目前,对省志民族志的编修有两种构想:  相似文献   
104.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受战争和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广西社会产成了人数众多的难民。这一群体由外省内迁难民、难侨,广西本地难民、外侨难民等构成。本文试从人口学的视角对这一群体进行详细剖析,得出战时广西难民群体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5.
江苏日伪县知事县长群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敏 《史学月刊》2006,(7):52-57
沦陷时期江苏苏中、苏南地区的伪县知事、县长在清乡(1942年)前后有较大的变化。清乡前大多由地方上的耆老、商会会长等头面人物担任,清乡后则主要是由日伪政权机关任命的较为年轻者组成,且相当一部分人出身行伍。清乡前日伪中央政权及省政府并不能有效控制县级政权,之后其控制范围也仅囿于苏南各县;而日本占领者对县级政权的人员任免和控制程度正好与伪中央政权相反。  相似文献   
106.
今人言及五四新文化运动,莫不言德先生和赛先生,但五四后期提出欢迎“穆勒尔姑娘”这一口号却少为人知。这一口号是如何提出的,又是如何淡化以至疏离出人的记忆,显然值得进一步研究。清季以来,由于外患的刺激,士人莫不重群爱国,这种倾向到新文化运动期间却发生了转向,开始了一场以个人解放为核心的道德伦理革命。然而在五四学生运动爆发后,社会关注的重心再度转向群体和国家,个人的呼声逐渐衰减,道德伦理革命也随之淡化,“穆姑娘”的提出即与道德革命在五四后期的走向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7.
安然 《史学月刊》2006,29(2):70-81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打破了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主流学派———经典现代化理论与非主流学派———依附论之间的二元对立,具有“融合性”的特征。这种“融合”主要表现在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的矛盾态度上:一方面,他吸收、借用非主流派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模型,对资本主义进行激烈地批判,并努力构想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体系来取而代之;另一方面,他又论证了资本主义的长期性、稳定性和不可避免性,从而与主流派达成了共识。但融合的尝试只成功了一半,由于其对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的片面理解和不适当的否定,沃勒斯坦在重建现代性时陷进重重矛盾,最终步入历史悲观主义、怀疑论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古代士人的群体自觉意识,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全面兴起于东汉中后期。其兴起之原因,一是土地私有化的完成,地主庄园经济的出现,尤其是东汉士人对劳动态度的改变,使士人生存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使其在经济上有了独立性,为其人格独立打下了物质基础;二是东汉统治者对士人尤其是对归隐士人的相对宽容,为士人自觉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三是士人队伍的扩大,尤其是中央官学规模的扩大和校舍的扩充,为士人个体自觉意识转化为群体意识提供了中心场所;四是东汉中后期宦官外戚专权,又为士人群体自觉意识的激发和张扬提供了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09.
潘倩菲 《民俗研究》2006,(2):116-137
经过长久以来现实生活状况的积淀和民众群体意识的净化碰撞激发的火花都可以促成一个故事的成型。但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作品,在形成后的传播中永远都无法做到真正的一成不变。而这种改变,决不是口耳相传的某个参与者随心所欲的改造,而大抵在故事原型既定的框架下,在融合不同时代现实境遇和群体心愿的共识中衍化。因为,民间文学是一个集体创作的动态成果,来之于大众,还是要回归大众,  相似文献   
110.
受近代思潮的影响,作为为立基于传统文化的方志,在当时世风的影响下呈现出新的形态,首先表现为方志关注的下沉。方志立足于地方,其时间叙述的方式的不同保证了其区别于中央的地方性,而这种时间叙述保存了地方记忆。而方志中构建了空间,在这个方志空间的人、与事件都会成为地方的记忆,其中被传承的部分会成为独属于地方的文化回忆。民国方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修志群体的扩展,从传统的士绅阶级向方志场域内的所有人扩展。民国通过地方的时间叙述、文化记忆以及共同参与构建了地方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