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倪鑫龙 《古今谈》2004,(2):12-13
朱起凤(1874-1948)字丹九,浙江海宁人。他是一位勤奋博学的学者,对我国的语言文字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历数十年寒暑编著的《通》,卷帙宏大,在书中别树一帜,在我国书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22.
“古诗”之数,不仅十九之限,余见《乐府诗集》所收“古”之中,相与援袭,而存在一个共同的模仿对象,即乐府民歌。《乐府诗集》中《西门行》、《艳歌行》、《长歌行》等,当与乐府民歌相去不远,其主题元素广泛影响文人“古诗”制作;《西门行》一首尤为十九首中多篇祖述,而十九首之《生年不满百》为其改写。即此改写的言整练、构篇变化与音乐脱离,显见乐府歌向文人“古诗”的过渡,体现了后者的共同特点。究之“古诗”之作,并非“作者”的个体“创作”,而是展转相袭的共鸣抒写。  相似文献   
23.
甲骨文中有关于彗星的记载,目前似乎已成共识。本文对一片甲骨文刻进行重新释义,发现其中记载了一颗彗星出现的事实。进而确定了该彗星出现的年代及其在我国古籍中所留下的轨迹。  相似文献   
24.
曾抗 《古籍研究》2000,(1):69-70
在《诗经》中,一首诗各章之间语句叠复,或一句、或数句的句式相同,字不变,或句式相同而字略异,但各章内容却大致相同,这就是诗歌理论所称的“套语”,或称为复叠。《诗经》特别是《国风》中的许多篇章经常出现这一语法修情形,可看作是《诗经》艺术创作上的一个显特点。荷马  相似文献   
25.
西周金文所见交易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系统——动作系统与货币系统,贝类为货币系统中的一种。主要通过考释、疏通比盨、中甗铭文中的若干难点,研究了行为系交易例中的予、友、畀、余、日、取、舍、觅、付、出、宾,贝类交易例中的贝、买。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从《左传》公仪休拒鱼的故事入手,分析了这个广为流传的廉政故事中值得警惕的问题,并运用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价值现象学的观点"对廉洁"的价值进行了界定,认为廉洁是一种崇高的价值信仰。正确看待廉洁的信仰价值,处理好个人嗜欲、修身与廉洁的关系,是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要求,是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7.
《国殇》对“殉国将士”予以“褒扬”的做法,与战国楚简关于“兵死”的祷祠实践相抵牾,基于此,以为《国殇》即“兵死”之“祭祷”的说法,恐难成立.在对包山简“东陵连嚣”称“殇”或有两种可能之推断的前提下,《国殇》以“兵死”为“殇”意味着“兵死”的“宗教身份”将由“非正常死亡”的“外鬼”而归入祖先类人鬼之列,使得“兵死”摆脱了作为“外鬼”的“强死”身份和地位以及“解”的遭遇.故《国殇》以“兵死”为“殇”并列入《九歌》诸神之中,实际上已经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孤魂野鬼”争得了“名分”.《国殇》题旨或与战国楚简“族殇”祷祠仪式中娱乐降神活动的“祝号”存在关联,而《国殇》性质的考察,或可与 楚人“族殇”祷祠仪式中的“祝号”相联系,但将《国殇》与“祝号”对号入座式的比附或等同,则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28.
哀文研究     
高艳丽 《沧桑》2010,(5):225-226,228
哀文是哀祭类文体的一种,它最初的源头是伤,即在殡前宣读的为死者而作的致命。真正意义上的哀文发源于秦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以降无不沿袭。且当伤这种质朴的书面文学形式经由文人参与变成成熟的哀文之后,它的形式、创作范围、语言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9.
"乇"辨     
郑州出土商代牛肋骨刻上首次出现的“乇土”一显示,郑州一带至少从商代开始就存在“乇”地,出土文字和传世古代文献记载表明,这里从周代到汉晋时期乇声地名宅、亳延续不断,又有甫声地名并存。这些地名所具音韵联系使郑州商城为汤都“乇”(亳)说的论据更为充实。  相似文献   
30.
见山与望山     
正印刷术出现以前,手抄本是中国文化,或者说世界文化传承的一种无可替代的方式。如果我们把文本的不稳定性看成是手抄本文化的根本特点,那么,印刷文化则是稳定的。然而网络的出现,再次把文本变得流动不居,难以管理控制。如果印刷文化是确定的、权威性的,网络文化则没有中心,没有权威,而且,廉价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