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位于浙江萧山永兴河流域的3处西晋至南朝时期的青瓷窑址,其产品及技术具有很强的共性。部分器物自西晋开始已经使用对口套烧的装烧方法。  相似文献   
132.
古代巴賨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县、通江、南江等地考古材料证实,賨人应是渠江流域内的土著居民,以狩猎为主,辅以简单的农业生产.賨人剽悍勇猛,爱美,能歌善舞,古代著名的<巴渝舞>就是其创作的.  相似文献   
133.
古代的四大文明包括中华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两河文明。其中,由苏美尔·巴比伦人创造的两河文明之花就盛开在今日战火连天的伊拉克国家大地之上。 两河流域文明持续了3000年之久,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兴起以后才逐渐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此后在当地兴起的伊斯兰文化和主要居民阿拉伯人由于不是两河文明的直接继承者而不知道这一古老文明的丰富内容,也无法继承和保存这些遗产。由于两河流域当地缺  相似文献   
134.
李新魁先生认为潮语是从福建的闽方言分化出来的。开始分化的年代是战国至三国时期,第二个进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决定性阶段是唐宋时期,元代是潮汕方言最终形成的时期;他认为客家方言是从中原汉语分化出来的,其彻底分化的关键时期是北宋之末及元代初年。  相似文献   
135.
秦都咸阳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讨论秦都咸阳的辖域及城市功能区域分布等问题。以往人们受《三辅黄图》记载的影响 ,认为秦都咸阳与内史的辖域是重叠的。本文运用文献及出土陶文资料 ,力求说明秦都咸阳的辖域仅限于大约一个县的范围 ,骊山一带也在秦都咸阳的辖域之外 ;2 0世纪 5 0年代末发现的秦咸阳一号建筑遗址 ,长期以来被看作是秦咸阳宫的一部分 ,或者被看作是冀阙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该遗址遗存迹象的分析并结合对咸阳原上下地形地貌的观察 ,提出头道原是官署区 ,二道原是宫殿区 ,渭北岸坡是平民居住区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36.
贺诚  黄建成 《东南文化》2023,(3):147-154
当代博物馆为观众提供新的观展体验,涉及空间与场域、物与观看、感知与体验等理论维度的重新建构,戏剧学理论可为这一重建过程带来全新视角,展示空间的剧场性建构正是在这一视角下的理论建构尝试。剧场性概念在博物馆空间展示领域可以归纳为展演维度、聚集维度、体验维度三个维度。基于这三个维度,博物馆可通过物的剧场、空间剧场、跨媒介剧场三条路径,通过剧场性建构,让观众置身于博物馆空间场景中,帮助他们调动自身的感知系统,最终实现提升参观体验的目的,可为我国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7.
左江流域世居民族与左江岩画关系密切。时至20世纪50年代,左江流域民间尚有祭拜岩画的习俗,而现在已无遗存,但与之相关的祭祀活动比较常见。从现代左江流域居民与左江岩画有关的祭祀可以看到,现代人对左江岩画是敬畏的,但认识笼统、空泛。前者有利于左江岩画的保护和弘扬,而后者则有碍于此。当地民众对左江岩画的科学认知,不仅对于左江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左江岩画文化有重要作用,对于推进民族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等,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8.
地处茅山革命老区的江苏溧阳市永和村位于上兴镇西北,村域面积15. 18平方公里,辖28个自然村,有1236户4263人,耕地6800余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永和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山芋,依靠山芋粉丝加工发展经济。然而,种植山芋利润低、发展慢,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极为薄弱,最少的年份,一年仅有2万余元。  相似文献   
139.
孟令法 《民俗研究》2017,(5):107-119
史诗《高皇歌》广泛流传于浙南畲乡,它的演述需要一定的场域作依托,而这种演述场域则是一种文化空间。在浙南畲族聚居区,《高皇歌》一般在两种较为重要的文化空间中进行演述,即娱乐歌场和仪式道场。不论哪种演述场域,基本都以畲民家户为中心。在非遗保护的大潮中,《高皇歌》的演述场域也在逐渐缩小中舞台化,并从神圣走向世俗。此外,作为非遗保护的主要对象之一,文化空间的"时空边界"并不决定于时间长度与空间跨度,而取决于非遗保护主体对传统文化活动或表现形式在特定族群中的时空建构。  相似文献   
140.
吴晓美 《旅游科学》2013,27(2):83-94
在布迪厄“场域理论”研究架构下,本文以福建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场域为对象,透过对该场域时间、空间和阶层三维构造特征的分析,展现其文化资本和旅游情境的形成过程,在场域逻辑的探寻中呈现旅游场域的成型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