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彭继超 《华夏地理》2007,(10):64-65
从火药发明到民间工匠万户的“飞天”壮举,中国人一直怀着探索九霄的梦想。然而当前苏联1957年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之际,中国刚刚开始仿造近程导弹,更谈不上运载火箭。但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已经认识到:“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60年2月19日,中国发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燃料推进探空火箭,飞行了8公里。就是从这个8公里开始,中国人迈开了太空探索的第一步。从设计火箭到发射卫星,再到载人航天,中国从无到有,历尽艰辛,终于在40多年后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第一段]  相似文献   
52.
陈家忠 《纵横》2008,(10):54-57
程连昌,曾经在原航天工业部担任过14年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以及核潜艇战略导弹工程总指挥,我国航天工业发展的见证人。"神舟"飞船即将再次升空之际,笔者有幸对程连昌进行了采访。老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娓娓地向笔者讲述了他几十年的风雨人生,特别是他在航天工业部期间亲历的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发生在幕后的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53.
杨梦 《神州》2008,(10):34-41
"神舟五号"揭开载人航天序幕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是一次英雄的出征。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内等待着。再过30分钟,他将从这里  相似文献   
54.
佚名 《神州》2008,(10):42-45
不老神话在钱学森面前,时间总是显得很无力。岁月流逝了他的青春,如今在科研生产一线早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但他的影响却无处不在,他像一个不老的神话,永远焕发着科学的青春。  相似文献   
55.
诗人臧克家在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时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烈士,也不愧是一个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今年是他的35年祭。他1968年死于非命,10年后被追认为烈士,17年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0年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  相似文献   
56.
张丽杰  魏军 《丝绸之路》2003,(11):26-26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使我们国家成为世界为数不多的能把人类送人太空的国家之一,但又有谁知道,四艘飞船为这一天铺平了道路。其中“神舟”四号飞船的发射前夕,曾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一个奇迹——超低温发射。  相似文献   
57.
魏军  张涵  李暄 《丝绸之路》2003,(11):27-27
2003年10月16日凌晨6点5分。“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运行了近一天,14圈之后,即将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58.
尚古  魏军 《丝绸之路》2003,(11):28-28
第一颗导弹:德国制造的V2导弹,1942年10月3日发射成功,为以后的航天运载工具、远程导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60.
我的先生是天文工作者,他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阿波罗计划如数家珍:3名宇航员在阿波罗1号测试过程中因火灾事故遇难,阿波罗2号和3号没有实施,阿波罗4号测试的是飞船的返回能力……阿波罗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首次载人发射,阿波罗11号让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尼尔·阿姆斯特朗的那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和阿波罗计划一起流传至今,人人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