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本论文采用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模式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对批评性话语分析中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意识形态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2.
拜读了《佛山市志·人物篇》评议稿,觉得《佛山市志·人物篇》是一部趋于成熟的志稿,在评议稿的文体、文字方面很难挑剔出什么问题,倒是文中彰显出不少优点。  相似文献   
73.
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不断上升,续志工业篇也将更为重要。工业篇要实现创新,需要从全局上把握一地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篇目设计要突出改革的主旋律,记好经济结构调整、资产重组、产品开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内容;也要记好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技术改造及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李裕民 《沧桑》2008,(4):250-251
这是作者给《五台山佛教繁峙金石篇》一书写的前言,该前言总结出三个特点,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该书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5.
地方志是一种书面语言。书面语言主要靠文字来记录。《文心雕龙》说:"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因此,地方志编纂人员要注意用字,准确地掌握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努力减少错用,避免志书不必要的硬伤,使这种传世之作不但为地情、国史作贡献,也为祖国的语言规范作示范。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仅就《原本玉篇残卷》即朝梁陈间顾野王所撰之《玉篇》篇写本的部分原貌中,所征引许慎《说文》的一些例证,来校勘今传世的大小徐本《说文》乖离许氏原书本真之弊,并随文偶尔略作分析,由此说明其价值之重。  相似文献   
77.
“兵役”篇是军事志编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它是军事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当今省军区的重要工作。从全国已出版的近20余部省级军事志看,虽然篇名不尽相同,但都是单独成编。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日“兵役”篇;二日“历代兵役”篇;三日“兵役制度”篇。位居首篇的,如《山东省志&;#183;军事志》等;位居第二篇的,如《吉林省志&;#183;军事志》、《山西通志&;#183;军事志》等;位居第三篇的,如《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78.
关于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有几个问题需要重新认识。洪秀全早期的宗教宣传和活动并非“纯粹的宗教宣传”,而是具有政治意义和策略价值;农民领袖平均、公有思想作为一种鼓舞农民斗志的理想无可厚非,洪秀全等所实施的现行政策与公有制理想是有距离的,他们已注意到切合实际问题,所采取的实际政策是灵活的;由平均、公有思想转到仿行资本主义思想是一种进步,这种转变不是“脱离实际”的,而是有客观因素,具有现实性;拜上帝信仰与太平天国相始终,它使太平天国兴,又使太平天国亡;太平天国起义具有革命性质,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某些特点或色彩的农民革命,并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9.
一个地域连续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五个领域。在这五个领域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社会构成的主体。发展是可续发展还是不可持续发展,同人口数量变动、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等方面紧紧联系在一起。如人口过度膨胀,人口质量下降,人口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不协调.阻碍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0.
茅海建 《清史研究》2020,117(1):1-24
戊戌时期,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授中谈到了"洪水说",即四千年前世界全陷于洪水之中,人类的历史从此开始,中国的历史从夏禹开始;谈到了"地顶说",即昆仑为地顶,在洪水期间保留了人类的早期文明,昆仑有"四大金龙池",是额尔齐斯河、阿姆河、印度河、黄河的源头,由此形成了繁荣的亚洲文明。这些奇特的学说究竟有什么政治目的?本文认定,《康子内外篇·地势篇》涉及到"地顶说",但已发展成为"地势说",是康有为在戊戌之后的思想。本文说明,康有为弟子徐勤、刘桢麟、梁启超政论文中的"地运说",即人类文明从印度发生,向西传播到欧洲和美洲,将通过东西两条路线(俄国西伯利亚、美洲经日本)传到中国,才是"洪水说""地顶说"的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