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从《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论木兰身世、时代与故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商丘虞城县周庄现存《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石碑一通,为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所立。碑文记载了木兰的姓名、籍贯、事迹,并对其身世、故里等作详细的“辨证”。此碑是目前所见最早考证木兰生平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2.
张驰 《文史春秋》2003,(6):50-52
2002年8月,古都长安传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主人公,大唐圣僧玄奘的遗骸考证取得重大突破,有关专家确定其最后安葬地在距西安30余公里的户县紫盖山紫阁寺内,部分遗骨可能尚存于此。这一论断,使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一桩历史悬案基本尘埃落定,有  相似文献   
33.
历史上有很多名的人物,提起他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但世人对他的认识往往是建筑在各种传说、野史之上的,至于他真正的身世,所知甚为有限。提起唐伯虎,有两件事对他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因此决定了他的一生。其一,会试时不慎卷入了科场案;其二,被宁王罗致,后来又佯狂脱走。于是,苏州才子唐伯虎演绎了一个不得不狂的故事。  相似文献   
34.
刘恒 《收藏家》2002,(12):43-48
一张瑞图是晚明著名的书法家,在明末清初的书风变革浪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作品流存的数量也相当可观。然而由于张瑞图靠依附魏忠贤阉党而仕途通畅,位至宰辅,最终名列“逆案”,其人遂为士林耻谈,所以有关其身世事迹的记载非常少见,而且大都简略不详,对其书法艺术的研究也很薄弱。数年前,笔者在编撰《中国书法全集·张瑞图卷》时,即深感有关史  相似文献   
35.
<正>蒋介石与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的关系,一直困绕着喜爱探索历史之谜的人们。关于蒋纬国的身世,社会上有各种传说,2007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查阅蒋介石日记,曾试图查找出关于蒋经国和蒋纬国的身世的答案,但是,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不过从日记审视蒋介石的亲子情,可以发现蒋介石深爱着他们,相比之下,蒋介石爱蒋纬国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36.
荣生 《郑和研究》2005,(1):74-74
为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海明同志于2003年12月编写了一本《郑和下西洋100问》。从郑和身世聪明才智、七次下西洋起止时间、所到之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等各方面的问题,总计100题问及解答,有的问题颇有新意,可供知识竞赛或宣传研究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37.
吴雪梅 《满族研究》2006,(2):97-105
永忠是我国清代乾隆时期的宗室文人,也是满族作家群中重要的一员。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所作大量诗篇反映了这位宗室异人真实的思想情绪和生活状态,同时也折射出一批满族文人的处世心态和精神风貌。本文从永忠身世、交游、佛道思想、和诗歌创作四个方面进行了对他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粗浅的探讨。本文认为永忠受祖父、父亲经历认识的影响,深解皇室斗争之残酷,始终游离于权势之外,一生贵而不显,而他自身家庭生活也很不幸。永忠一生结交的朋友多是在政治上颇不得意的宗室文人,他们傲世鄙俗、追求闲适自得的生活,永忠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均受到他们的影响。永忠自幼即参读佛经,佛道之气深入骨髓,以聚酒狂歌为乐事,追慕雅士情趣。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人性自由的向往,追求适意的生活境地、对自由与高洁志趣的向往,建功立业的壮志,是永忠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38.
2000年的《洛阳年鉴》是由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华书局出版的洛阳市首部年鉴。一册在手,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封面、封底和环衬的设计。该设计庄重、典雅,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浓,更十分有气派。封面和书首环衬是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石雕像彩照,特别是环衬,整幅是龙门石窟奉先寺石雕像的全图,并横排有两行大字:“龙门石窟跻身世界化遗产行列”、“石窟艺术走向世界,千年大佛绽开笑颜”。  相似文献   
39.
邵彦 《中华遗产》2009,(6):16-19
《古帝王图》(绢本设色,51.3×531厘米),它更为人所熟知的名称是《历代帝王图》卷,国外学者因其中画的帝王仅限于汉、三国、南北朝和隋代,称为“历代”,对唐人而言是合理的,对现代人而言,则未免以偏概全,故改称《古帝王图》,也有称为《十三帝王图》的。  相似文献   
40.
《山茶》2010,(9):108-135
作为古埃及的标志性象征,少年老入葬时佩戴的面具用黄金、玻璃和半宝石塑造出其不朽形象。现在,这件展品与其他出自图坦卡蒙之墓的宝物一起,保存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吸引汹涌人流前来观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