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世界遗产保护的诸多不同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时空差异,遗产保护只有在一个国际性的体系框架下,才能使遗产保护避免许多意想不到的冲突。笔者从跨文化的角度,以世界遗产的管理制度和保护  相似文献   
32.
倪梅君 《神州》2012,(31):158-158
文章论述了文化理解与认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文化理解与认同的过程,文章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对汉语言学习的方式与方法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分析,指出了理解文化,了解历史对学习汉语的关键作用,并且分析了人文传统对语言的影响,着重强调了理解文化精髓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的这一重要事实。  相似文献   
33.
王化斌 《神州》2012,(5):98-98
在受教育阶段,学困生都要犯下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错误,我们老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理解包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正确对待他们的错误,允许他们在错误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4.
冯荣强 《神州》2012,(36):47-47
各科教师都应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教师更是如此,因为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机会,所以我们要去把握、去捕捉每一个机会,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品德高尚优秀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35.
江菊香 《神州》2012,(1):67-67
现行高中英语阅读课涉及的题材新颖,题材广泛,包括了英语国家的地理、文化、风俗、风土人情等。高中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能力占60%,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36.
张莉英 《神州》2012,(6):178-178
阅读是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阅读能力是和一种语言综合能力,是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之和。阅读理解率是衡量阅读能力的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影响阅读能力的因素很多,归结起来大致可分为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是指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词汇和基础语法知识等。非语言因素是指阅读心理与习惯、社会文体化背景知识、阅读技巧等。  相似文献   
37.
梅盛华 《神州》2012,(7):295-295
教师对生之爱应该是尊重而不是苛求。尊重乃是平等地对待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学生。尊重更需宽容。也需“糊涂”一时。尊重可以帮助师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成就感,唤起学生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愿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38.
金春雪  陈福荣 《神州》2012,(21):285-285
有教育专家撰文说:“原来那位阿姨是女的,这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啊!”这位教育专家的观点毋庸置疑是对的。设若某位教师画蛇添足地在旁批注;“阿姨本来就是女的,这话肤浅而多余,可以删去!”我相信其结果只能使孩子受伤,更有甚者会击垮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是啊,我们的教师一旦拔高孩子的认知程度,无视于孩子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教育势必会走入误区。理解学生,并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不正是成功教育的切入点吗?  相似文献   
39.
陈彬婕 《文史月刊》2012,(Z3):251-251
当今形势下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即交际能力,而跨文化知识的缺乏直接阻碍了这一能力的培养。作者结合在中国高校中英语教学现状,指出了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高校学生在实践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0.
“对我来说,婚礼与尊重、诚实和自我理解有关。”以前客户们总是在挑选婚纱时征求王薇薇的意见,但她发现,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早有主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