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赫哲族生活在黑龙江东北部地区。这一地区山林茂密,河汊纵横,因此渔猎资源十分丰富。赫哲族地区冬季寒冷,积雪半年之久,冬季出行以雪橇为主要交通工具。在狩猎生产和交通运输中,狗是重要的助手和交通工具。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赫哲族人民与狗积累了深厚的感情,体现在其民俗的各个方面,形成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2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黑龙江史志》2012,(12):28-29
本文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目前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的缺失,提出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即:建立传承人生存状况评估体系、法律保护和创新保护。  相似文献   
23.
《渔家天锦——赫哲族鱼皮文化研究》一书,洋洋23万言并配发图片408幅,立意新颖,特色鲜明,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既是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张敏杰研究馆员积十五年的调研心得,用全新的方法撰写的关于赫哲族特色文化遗产——鱼皮文化的著作;又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第一部研究鱼皮文化的学术专著,并填补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为民族文化专题研究开拓了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24.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法律保护时,权利范围是首先应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将从法律所保护客体的属性的角度研究权利范围,以期找到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5.
李琦 《旅游纵览》2013,(10):195-196
在旅游开发中,注重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是提高旅游产业文化含量,实现旅游业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在黑龙江的旅游开发中则片面重视景观的开发,而忽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对策。一、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双面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黑龙江省旅游开发热情的高涨,全省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冰雪大世界","哈尔  相似文献   
26.
凌纯声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调查了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的住宅后指出:一个民族的住处可从两个方面去研究,即地理的环境和居住的房屋。我们知道地理的环境影响于民族的生活方式很大,密布的森林、纵横的江河,最适合于渔猎民族的生存。以鱼为主要食物的赫哲人,为了谋生便利起见,他们  相似文献   
27.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族是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曾长期以渔猎为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渔猎资源的迅速减少,赫哲族面临着由传统渔猎经济向现代多元经济的转变.只有经挤发展了,赫哲族群众才能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缩小差距、奔向小康.本文全面分析了赫哲族聚居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介绍了民营经济如何成为拉动民族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生力量,指出了赫哲族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奋斗目标和思路.  相似文献   
28.
位于黑龙江下游同江市的勤得利农场,自古就是我国赫哲族生活的中心地带。赫哲人不耕种,而以善渔猎著称,他们的飞叉捕鱼,堪称一绝。  相似文献   
29.
鱼皮服饰是赫哲族鱼皮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赫哲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复合载体,蕴含了赫哲族历史与艺术的双重魅力。作为赫哲族的传统文化符号,无论是从选材、制作工艺、还是附着在服装上的装饰图案,都展现了人类将自然界的资源运用到极致,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奇迹和独特的生存艺术。  相似文献   
30.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06,(7):36-37,40
二、赫哲族的历史 赫哲族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其远祖在上古帝舜时曾是肃慎(息慎、稷慎)的组成部分.肃慎到了汉魏时改称挹娄,两晋南北朝时谓之勿吉,隋朝改称靺鞨,分为七部,即粟末部、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黑水部和白山部.其中粟末部和黑水部最大,"人皆射猎为业,角弓长三尺,箭长尺有二寸",甚为剽悍,在东夷中武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