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侯慧慧 《沧桑》2010,(1):37-38
诉讼行为无效制度在诉讼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强调程序的独立价值,能促使司法行政机关严格遵守法律规则。但它仍然是有局限性的,比如法院可能仅仅因为诉讼程序存在错误和瑕疵,就放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甚至使可能有罪的被告人逃脱法网。本文通过对此制度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一些积极有效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2.
林连芳 《沧桑》2010,(2):111-112
鸦片战争以后,泉南侨乡社会风貌的改变除了在产业与交通运输外,侨乡的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在泉南近代化中亦是不可忽视的一大特点,同时它也是泉南侨乡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清末民初以来,近代南安商贾作为一个商人群体进入了泉南社会舞台,他们参与了整个泉南近代化历史进程,特别是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他们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3.
李慧丽 《沧桑》2010,(5):39-40
行政救济是一种从行政法的角度以国家机关为主体进行的救济。行政救济早已有之,外国从一战以后就开始有了;而我国从民国初年便也已经有此规定。行政救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行政救济的发展趋势,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孔教派是辛亥革命前后形成的、以康有为为核心、以孔教会及其机关刊物《孔教会杂志》、《不忍》、《经世报》等为组织、舆论基地,以"昌明孔教救济社会"和宣扬孔教为国教为宗旨的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尊孔思想派别。  相似文献   
25.
贾晓明 《纵横》2009,(12):17-19
个人举办赈灾筹资义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戏剧界的艺术大师如梅兰芳、常香玉等就多次举办这样的活动。现在,这种赈灾筹资义演更成为我国为灾区民众奉献爱心的一种普遍的表达方式,也早已为演艺界以及社会各界所熟悉。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多年里,每逢天灾发生,演艺界奔赴灾区的慰问演出占据了主要位置,  相似文献   
26.
在盛宣怀于辛亥革命后谋求复产的过程中,捐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手法.这场捐赈活动的进程表明,由于盛宣怀依然具有将赈灾问题转化为自身社会资源的能力,使他能够在捐赈的名义下,将复产交易的努力从孙中山一直滚动到袁世凯、程德全和张勋那里.这不仅反映了盛宣怀在革命和后革命状态的急剧转换下如何维系其复产之事的策略和能动性,也展现了辛亥革命何以对盛宣怀这样的打击对象也无法进行到底的无奈,从而有助于我们从更为具体的情境出发来理解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27.
清嘉庆年间曾发生一起李毓昌秉公查赈而遭毒害的大案,一时震动了朝野上下。 李毓昌,字皋言,山东即墨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分发江南,以知县候补。在候补期间,于十四年夏初,奉两江总督铁保委派,查勘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县)赈灾款发放事宜。  相似文献   
28.
清朝时期,行唐地区旱涝、冰雹、蝗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清政府通过实行查灾、赈灾、赈济、赈借、平粜等一系列赈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使行唐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9.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但国民党反动派给武汉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经济凋敝,生产萎缩,市场萧条,民生困苦,大批人员流离失所,失业众多……据统计,武汉解放初期,全市失业、半失业人员高峰时共有6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以上。武汉,成为全国失业问题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中央政府对城市中严重的失业现象高度关注。1950年5月19日,政务院举行第33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指示》指出:“……已经失业的工人,生活异常困难,急需救援,无法等待,人民政府应予以极大的同情和关怀。并给以可能的援助救济。”为此,政务院决定:1、拨出4亿斤粮食作为救济失业工人基金。  相似文献   
30.
许鑫鑫  李丽英 《神州》2012,(8):248-248
当前国际贸易活动中,信用证是银行基于一定条件基础上开立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对于促进国际经济发展有着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信用证机制自身缺陷,信用证欺诈成为影响国际贸易正常秩序的重要现象,本文立足于信用证欺诈的表现形式及其法律救济法律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