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渤海境内的瓷器,均发现于城市遗址,时代集中于9世纪初前后-10世纪初,窑口以越窑、邢窑、长沙窑为主,器形有碗、注壶、罐等.出土瓷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其窑口组合特征鲜明,与同时段新罗、日本出土唐代瓷器相同,代表着东北亚地区贸易陶瓷初兴阶段的基本样貌.唐代南北窑场的产品,似应主要通过朝贡道,以登州为起点,越过渤海海峡输至渤海国境内.由于渤海国与日本存在密切的商业往来,亦不排除唐代瓷器横跨日本海由日本输入渤海国的可能.9-10世纪初环黄、渤海以及环日本海的东北亚区域的陶瓷贸易,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环.考古出土的瓷器,是将有着"海东盛国"之誉的渤海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的直接物证.  相似文献   
662.
宋元时期是闽南区域经济的繁荣时期,重要的表现包括港市商业的喧嚣;交通运输网络的发达;人口剧增;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专业化;跨洋贸易的勃兴等等。在此历史背景下的闽南窑业的发展与闽南地区在宋元时期王朝版图内政治地望位移后对区域海洋经济的倾斜相关联,是海洋贸易发达带动陆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其阶段性超速壮大的发展轨迹有着明显不同于他地的模式,本拟就此略加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663.
德化是我国三大瓷都之一,制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德化瓷质具有洁白、光亮、莹润、坚韧、实用、耐温、耐酸等特点。素以“薄如纸、明如镜、自如玉、声如磬”的独特风韵著称于世,尤以塑制各种精巧的人物、佛像、器皿的瓷雕驰名中外。早在宋代,不仅能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白瓷的各  相似文献   
664.
隋唐王朝在统一岭南的同时,开始着手对南疆交州的经略。征伐林邑,健全南疆地方建制,完善南疆军事防御系统,拓展交州海陆交通,逐步推进王朝统治秩序在南部边疆的确定和巩固。因应中央王朝在南部边疆的积极经略,作为隋唐帝国海外交通与贸易门户的交州(安南)地区,因为有国家力量的保障,其商业贸易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发展态势。而随着王朝统治秩序对南疆地方社会的不断整合,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态亦逐渐被纳入到一体化发展的隋唐国家经济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665.
气候变化引致北极海冰消融,世界大国的北极能源竞争愈发激烈。厘清各国能源贸易关系,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积极推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是避免北极地区出现“公地悲剧”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大北极国家概念,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大北极国家能源贸易网络的演进过程及其多维邻近性动力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网络总体趋向稠密化,其供应重心向西偏移,消费重心向东转移,产销空间高度分离。②网络表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逐步形成以美加俄为主导的“三极”格局。③网络的三大子群日益显现,中国在网络中的地位不断攀升。④网络演进过程受多维邻近性动力驱动,经济差异是主要内生性动力,地理邻近性是重要自然基础,组织邻近性是主要推动力,文化邻近性的作用趋向弱化,制度邻近性的作用愈加凸显。中国需抓住大北极能源贸易网络消费重心东移的契机,加速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大北极国家建立“三环”能源合作体系和高效稳定的能源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666.
本文通过研究追缴回来的三件"叔休器"和见于著录的五件"叔休器",判断目前所见所有"叔休器"均属同一器主。叔休可能为春秋早期管理当地盐业贸易的职官,身份地位均较重要。同时结合铭文内容等认为"叔休器"可能来源于淮河流域信阳一带的周代诸侯小国"冠"。冠、番、樊等可能是被淮河以外诸国称"繁"的不同小国,它们位于淮河流域信阳一带,在商周时期盐铜贸易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形成盐铜交易枢纽"繁阳"。  相似文献   
667.
《丝绸之路》2014,(18):F0002-F0002
<正>2014年7月6日,第二十届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在兰州举办。本届兰洽会共签约合同项目1299个,签约总额6511.53亿元,比上届兰洽会增加382.44亿元,签约项目稳中有升,质量有较大提高,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其中,首次与中西亚国家签订了9个进出口贸易和投资合作的项目,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涉及伊朗、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  相似文献   
668.
两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清早期,上海江海关的设立解除了海禁,开放了海区,大力拓展海上贸易,使上海逐渐成为国内外、南北方海上贸易的中转站。至清代中晚期,上海俨然已是全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转运枢纽,被称为“江海之通津,  相似文献   
669.
近代东亚国际关系的变化出于中国与周边诸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达成的妥协。在明朝国力衰落的情况下,琉球利用其在朝贡贸易中的中介地位,避免其被萨摩藩吞并。明清易代之际,为维护国家利益,琉球以延续中国和琉球的宗藩关系为国策,放弃南明,改投清朝,使其能继续进行朝贡贸易,并依靠清朝的保护,维持某种程度的自主地位。由此,琉球形成了其民族意识与多重认同观。要认识17世纪东亚国际关系的变化因素,需从中国周边诸国的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跳出朝贡体制的框架局限,才能看清东亚国际关系变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6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