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贺泽劲 《风景名胜》2010,(11):44-45
古都的繁华与沧桑,更多的只能存在于历史,存在于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需要巨大想像力来修复的都城遗址。所以,当本地人侃谈厚重的"皇城根下"的历史,恐因地上的实物证据太少而觉得多少有点底气不足。  相似文献   
92.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0,(44):14-14,16
66% 根据美国婚姻律师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每5桩离婚中就有一桩与社会网络站点Facebook有关。66%的律师称Facebook是他们经办的离婚案件中的主要证据来源。其次是MySpace(15%),以及Twitter(5%)。  相似文献   
93.
口供制度是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口供的发展和获取方式两方面来展示我国古代口供制度的基本内容,同时分析口供在古代取得"证据之王"地位的原因,并以史为鉴,对现今之相关制度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94.
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自来被认为在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界线包含自然、政治、文化等多重意义,在环境变迁的背景中,这些不同层面的南北界线会发生不同步的推移。本文通过唐代的资料证明:当时行政体系中的南北分界位于秦岭淮河;唐人地理感知中的南北分界,西段仍在秦岭,而东段却在长江。由此可以引发对自然环境变迁的若干检讨。  相似文献   
95.
来君 《攀登》2005,24(5):124-126
非法取得的证据能否作为对被告人定罪的根据,是刑事证据中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也是刑事程序中最易发生价值冲突的问题.我国应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尽快确立和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杜绝由非法取证而造成的冤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过去十年中,我们已在东加里曼丹的30个洞穴发现了大约1500个反白手印,这些手印大多不是在河流旁较低的洞穴发现的,我们从考古证据得知,低处洞穴早在1.2万年前就被当作住处;在稍高一些的洞穴里我们也没找到手印,在那里找到的是年代晚得多,丧葬用的骨头和陶罐。  相似文献   
97.
维新派“围园”密谋考——兼谈《诡谋直纪》的史料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关于戊戌变法时维新党人是否有过“兵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的密谋,逃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对此是不承认的,但是毕永年在《诡谋直纪》中却详细记录了康有为是如何劝说他带兵围园的。由于毕永年也是一个维新党人,所以他的这件史料一经发表,就立刻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围园密谋的有力证据,如此,则围园密谋问题似乎就解决了。但问题是毕永年所记并不是很可靠的,所以围园密谋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98.
李四光(1889—1971)原名仲揆,蒙古族,湖北黄冈人。他的著名论文《贵州高原冰川之残迹》,不仅推翻“了中国无冰川”的论断,对我国寻找地下水资源、砂金矿藏以及选定重点工程项目场址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篇著名论文的证据来源,就在贵阳乌当。  相似文献   
99.
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程序进行学习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通过实验检验假设、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  相似文献   
100.
从1972年3月8日日本佐藤政府外务省发表《关于尖阁诸岛所有权问题的基本见解》以来,至今已届满30年,它所炫耀的日本军国主义“新窃土论”,所实行的“窃土再占”政策。所推行的“舆图窃土”战略。一直未受到过应有的揭露和批判。本对日本外务省的《基本见解》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揭露了日本明治朝窃土的历史及吞琉灭国以后利用第一个《冲绳县图》潜藏窃土机谋以及利用混冒岛名行窃中国领土的卑劣形迹;具体列举了日本根据《马关条约》第二条窃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必然包括钓鱼列屿(日窃名“尖阁诸岛”)的各种官方证据,有力地驳斥了日本诡称割让条款不包括钓鱼列屿的歪理谬论;揭露了日本外务省歪曲“和约”条款。假借“南西诸岛”之名掩盖日本政府曾一度忠实履行“放弃窃土”钓鱼列屿的历史真相;全面彻底地破解了日本制造的“南西诸岛”地理之谜,展现了日本国从“窃土”到“放弃窃土”及到“窃土再占”并全面推行“舆图窃土”战略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