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英国人盂席斯的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提出郑和船队于1421年-1423年发现美洲并实现环球航行的观点,书内列举了很多证据,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哥伦布西航时带着表示了美洲的地图启航的。而这地图是据郑和船队的航海资料绘制的。笔者不同意此说法,本文对此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82.
作者从田际法和历史事实两方面探讨越南所提出的。历史性水域”的主张。并在分析了1887年中法界务专条的两种文本和其他有关史实后认为。第一。中法界务专条并不是要划分北部湾海域疆界。经过茶古岛东端的。红线”只是划分中越沿岸岛屿的一种地理速记办法;第二,所谓。海湾属于越南方面的部分是历史性水域”缺乏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也不符合形成。历史性海湾”的国际法实践。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明确、有效、连续地行使主权.并得到田际社会的默认”。  相似文献   
83.
常连海 《神州》2013,(19):230-230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侵权也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高,打击网络侵权以及为纠纷提供证据也成为了一个难题。文章在阐述网络证据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由于网络证据的特点以及其保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着维护网络证据保全申请人权益的角度提出了对这种新时代的证据保全一些建议,期望能使证据得到有效的公证,对网络侵权行为进行打击,依法维护正当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4.
宁慧婷 《沧桑》2011,(1):194-195
以往论述证明责任,往往从承担证明责任主体的角度综合论述检察机关、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以及辩护人等的证明责任。本文从检察机关的角度细致地阐明了什么是刑事证明责任,进一步论述检察机关的证明责任的构成、范围、标准,并结合具体案例彰显检察机关的刑事证明责任,对检察机关的证明责任形成更加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85.
2016年8月4日,美国学术期刊《科学》发表题为《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暴发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据》的文章,宣布经过历时十年的研究后,他们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古代一场超级大洪水的科学证据.科学家这一发现支持了史学界二里头文化为夏朝考古学遗存的观点,支持了“大禹治水”故事中提到的灾难性大洪水的传说,同时,也强有力地支持了喇家遗址一带极有可能是大禹故里的推测.  相似文献   
86.
章亚光 《神州》2013,(32):197-201
本文提出值得商榷的"再审裁定书",是指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淮中刑再终字第003号关于"夏东明受贿案"的《刑事裁定书》。先要说明一下,我虽是一位资深老法官,但搞学术研究纯属半路出家,水平有限在所难免。我获悉此案的案情是这样一个情况。2012年12月15、17日,我先后收到淮安市夏东明、张玉荣夫妇发来的邮件,先是夏于2011年6月28日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提交的《控告状》,陈述他在“监视居住”期间受到侦查人员“刑讯逼供、制造冤案”的情况,以及附件;后是夏于2011年7月16日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交的《刑事再审申诉状》,也有附件。我与他们素昧平生。  相似文献   
87.
杨坤 《丝绸之路》2013,(8):65-66
2008年,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掘出一古墓,根据墓中大量考古实物推测墓主人为曹操,然而社会上仍然有很多人心存质疑。本文将从墓穴结构、考古中发掘出的实物证据,结合历史文献记载,逐一辨析安阳大墓的墓主人身份,并由此引出考古学基本学理问题。  相似文献   
88.
赵欣伯,一个本应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亲日叛国分子,却因其旧产而引发出一桩新中国最大的跨国财产案,还制造了一个旧时代女人一生的悲欢离合,令世人关注有加。那个与赵欣伯恩怨相牵的女人是谁,她有着怎样的命运?这桩案件的结局如何,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族秘密?《一个中国女人的东京巨额财产案》一文将为您尽述其详。  相似文献   
89.
曹锦炎先生在《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发表《"曾"、"随"两国的证据——论新发现的随仲嬭加鼎》一文,介绍了一件新发现的"随仲嬭加鼎"。该鼎材料的公布,为学术界探讨"曾"、"随"关系问题提供了新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江汉考古》同期发表了张昌平先生的相关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90.
司马光《通鉴考异》方法最为直接的借鉴渊源,应为当时日益完备的"实录"纂修过程中的程序规则,其具体包括证实订伪、以常理进行推断、两存其说、参取、阙疑,可谓钱大昕等人"考异"的先驱和精神导师。历史事实和法律事实都是相对于客观事实而言的,中国古代考据学的发展和法律实践密切相关,法学中证据法规则与历史学中的考据法则存在极其相似的"底层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