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金末文学家元好问有个妹妹出家当了女道士。有个姓张的平章(相当于宰相)见她既才华横溢,又艳丽异常,想娶为妻,就派人去向元好问求婚。元好问推托说:"这件事只有我妹妹自己才能作主,你得去问她。"张平章高兴地想:一个弱女子能有什么主见,我一个当朝平章亲自出马,还怕她不答应么?到了元妹的道观,元妹正在补掇天花板,见平章爷驾到,只得放下手中的活儿,出来迎接。闲聊了几句,元妹已知其来意,而张平  相似文献   
32.
<正>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珍藏着一枚元初铜权,重612.5克,通高10.8厘米,钮为方形圆孔,有使用痕迹,权体为扁六棱体,上敛下丰,似塔状,腹部阴刻有"至元廿四年般阳路造十二"11字铭文,束腰,平底,通体黄铜铸造。"至元四年"是公元1287年",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13世纪初,在我国北部兴起了一个强大的民族——蒙古  相似文献   
33.
金元鼎革之际,元人王恽通过传承与实践,形成了丰富的散文创作理论。他认为,文章之道,首先要本诸经史;其次注重学习与创新,贵乎自得;写作时要熔裁结构,起首响亮,结尾警辟;在具体创作中要意先辞后,以意为主,为情造文,方能理顺辞足。王恽的散文创作论在蒙元时期,既具有时代文学代表性,也具有文学传承、文化传递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4.
<正>苏联共产党的前身是遵循第二国际原则建立起来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松散,小组习气浓厚。对此,列宁于1899年便提出了要用集中制改造和重塑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主张,并在1902年《怎么办?》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这一新型建党理论。1905年,随着俄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俄国出现了有限的自由化和民主化。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列宁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确立了更加平衡、全面、灵活和科学的"民主的集中制"组织原则。从这时起到列宁去世,"民主  相似文献   
35.
大约公元五世纪,一位虔诚的印度佛教徒佛音来到斯里兰卡,他引用了整个南传三藏的要点并参考当时斯里兰卡流传的许多古代三藏义疏和史书写成了《清净道论》。汉译《清净道论》全书大约60余万字,从不同角度对禅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可以说是南传上座部教理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36.
正2007年夏,哈尔滨市道外区相继发现两块元宝形石头。一块发现于南七道街,上宽121、下宽64、高63、厚29厘米,重约350公斤(图一);另一块发现于同发头道街,上宽119、下宽65、高55、厚26厘米,重约300公斤。均由花岗岩雕成,一侧似乎还刻有纹饰,底部有明显的使用痕迹。笔者经过研究,确认其是染坊用于碾布的专用工具——元宝石。元宝石,因形状酷似元宝而得名,又称  相似文献   
37.
文章以《国语新文字论》一书为例,系统阐述黎锦熙的国语运动思想和语言政策理论,将黎锦熙提出的“国语广狭五义”“国语新文字”等观点逐一剖析,认为五六十年代国家的文字改革措施与黎锦熙的主张,在基本格局和主体思想上是一致的,并深入探讨其观点对于中国当代语言政策乃至世界语言政策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8.
豫川 《中国西藏》2014,(3):28-31
因明是佛教五明之一,起初为佛家论义之方便法,用于与其他各派、甚至是大小乘之间的辩论。“因明”这一词语首先出现于玄奘法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中,玄奘在印度那烂陀寺求法时,曾运用因明多次破斥外来论师的邪见,名震天竺。他回国后,创立了唯识宗,大大推动了中国因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正李遐龄(1768-1823年),字芳健,别字菊水,又字香海,世居广东香山(今中山市)县城石岐紫里。紫里李氏以"书香七代多专集,科甲联翩萃一门"名闻香山,而李遐龄为其中最杰出者。一方面李遐龄交游广阔,活跃于粤中诗坛,正如梁炯所撰《清故李明经菊水先生家传》所说:"君学固纯笃,友事尤不乏人。粤之先后辈,如顺德黎二樵、黄虚舟,阳春谭康侯,番禺张南山,同邑黄香石、方竹孙,或称四家,或号三子,皆与君相劘切者。他如张绣山(厓山)、  相似文献   
40.
具体到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个案研究,应该成为进一步深化近代中朝关系史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口与增长点。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的1888年中朝《元山口华商新界暂拟章程》,不仅弥补了有关近代中国在朝鲜设立租界史料的缺憾,而且也是反映1880年代中国在元山港势力的一份重要史料。至于1894年聂士成考察朝鲜期间留下的《朝鲜元山海口说》等记录,则进一步反映了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中国在元山的势力情况。诸如元山港中国势力等具体个案的深入研究,无疑有助于克服中国学界在有关19世纪末中国在朝鲜势力及其性质问题上的"集体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