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周瘦鹃三题     
文坛地位周瘦鹃在文坛的地位,很多人觉得早有定论.毋庸置疑,是鸳鸯蝴蝶派的一个代表人物,换句话说.是通俗文学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从新文学史的整体来看,也是比较合乎事实的。不过,对于一个一生发生很多变化的人来说,执一的说法往往不能很好地加以概括,周瘦鹃就是如此。周瘦鹃的文学取向是多样性的,他不但写作都市通俗小说,  相似文献   
102.
顾颉刚与考古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颉刚先生从中国考古学兴起时就非常熟知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并且擅长运用考古学的最新成果论证古史辨派的观点,甚至继王国维之后提出了"三重论证"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倡导古史辨派与考古学"在学术界中应当分工",并以古史辨派的辨伪学研究作为考古学的必备基础,表明古史辨派与考古学的关系尚有其复杂的一面。这种情况一方面导致了古史辨派学者古史研究中的若干缺憾,另一方面由顾颉刚先生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亦足以引起考古学界的关注,至今仍不失其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袁可嘉一看,哈哈乐了,还拿起笔题了一行字:"好一个脑袋!"纽约时间11月8日,"九叶派"著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女儿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7岁。在北京,88岁的女诗人郑敏一声长叹,"我们‘九叶’很惨啊,又一片叶子凋落了,就剩下我这最后一叶。"  相似文献   
104.
章锦 《文史博览》2008,(6):27-30
彭燕郊,原名陈德矩,福建莆田人,1920年生;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为"七月派"重要作者之一;1955年因胡风案受牵连被捕,获释后在街道工厂参加劳动;1979年3月起在湘潭大学任教,同年10月获平反。出版有诗集《彭燕郊诗选》、《混沌初开》等十余部著作;2007年元月,出版四卷本《彭燕郊诗文集》。2008年3月31日凌晨3时56分,在长沙去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105.
20世纪30年代是吴晗学术历程中的辉煌时段。他一直受到唯物史观派与史料派的双重影响,出入于两派之间。吴晗在学术起点上具有二元性,同时蕴涵着社会史学与考据史学两种基因。正是这种学术上的综合与兼容,使吴盼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6.
波臣派是明末曾鲸创立的肖像画派别,在明末、清初画坛影响深远。曾鲸弟子众多,再传弟子更是遍布于当时画坛。本文对波臣派创始人曾鲸的生平、艺术及其影响作了简要的论述,并对波臣派画家体系的构成进行了简单地梳理,以期对波臣派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7.
紧张而丰富的心灵:林同济思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 ,林同济作为战国策派的重要成员 ,是以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形象出现的。事实上 ,在其一生的心路历程中 ,林同济体现出三种境界 :国的境界、力的境界和宇宙的境界。从竞争的民族主义到尼采式的战士式人格 ,最后回归于宇宙的“天人合一” ,在他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丰富而紧张的心灵 :世俗与神圣的错位、“天”与“地”的紧张、功利与价值的冲突 ,这一切都构成了林同济异常复杂的内心世界。这证明了民族主义并非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价值和关怀所在。  相似文献   
108.
张恨水(1895—1967),现代作家。原名张心远,笔名愁花恨水生、恨水.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两广信。张恨水一生写了约30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达100多部。他是由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代表性作家,著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优秀小说.  相似文献   
109.
洪羽青 《史学理论研究》2022,(5):144-156+160
塞尔维亚获得民族独立之际,支持将传统民间史诗作为史料的浪漫派与反对将史诗作为史料、支持对史料进行考据和批判的批判派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关史学方法、观念和重大历史问题的大论战。这场论战持续近二十年,最终以批判派的胜利告终,确定遵循兰克“如实直书”的史学方法,孕育出塞尔维亚民族史学的雏形,推动了现代塞尔维亚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的发展。尽管两个学派在史学研究方法上有不同的见解,但实际上两者在塞尔维亚史学研究重点问题和关键叙事上具有一致性。塞尔维亚民族史学就是在浪漫派与批判派的碰撞中接纳了现代的史学方法,又在两个学派的融合中继承了“民族主义指导历史书写、构建历史记忆”的史学观念,现代塞尔维亚史学发展总体方向由此确立。  相似文献   
110.
作为“垮掉派”诗人的代表,艾伦·金斯堡与其上师邱阳·创巴仁波切,于20世纪70年代,共同创立了以“诗歌与佛法”为主题的系列论坛,旨在以诗歌辅助修行,以佛法指导创作。金斯堡将其坐禅的经历融入到诗歌创作之中,通过修习止观体悟诗歌的即兴表达,探索出一套独特的诗歌创作理论;同时在修习佛法的影响下,金斯堡从《嚎叫》时期开始展现的反抗精神在这一阶段收获了新的表达方式,逐渐形成了其后期以剖析“我执”为核心的非暴力诗歌语言。邱阳·创巴仁波切既接受过系统的寺院教育,又熟习英语文学与当代诗歌,与金斯堡等诗人一同探索如何以当代诗歌的语言教授佛法与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将诗歌创作转化为一种修行法门。邱阳·创巴受到禅宗艺术的启发,将诗歌等艺术形式与佛法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佛法艺术”的独特理论。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艾伦·金斯堡及邱阳·创巴关于“诗歌与佛法”的相关实践与理论,探讨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之下,佛法与艺术相结合的路径与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