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面对两千多年以来"孔子作《春秋》"之成说,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钱玄同为首的疑古派力倡"孔子未作《春秋》"说,此说竟在近一个世纪内风靡学术界,至今仍不乏持论者。然而,内置于这一论点形成和推证整个历史过程的深层逻辑,实际上是一种"指向性历史构境",是由对史料的截断式去取或臆解误读造成的。这种构境已经超出了史学研究"适度的想象"的范围,带有明显的主观蓄意性;欲在理论上加固这一推理逻辑的尝试同样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62.
曹操“七十二疑冢”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今 《文博》2010,(1):11-15
关于曹操高陵争议的焦点之一,是曹操"七十二疑冢"说。所谓"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发生在宋元时代。这正是曹操这位历史人物遭受舆论严厉贬斥的时代。"七十二疑冢"的安葬形式,不符合曹操一贯坚持的"薄葬"原则。曹操安葬之时,有明确的陵墓方位,有庄严的送葬仪仗。"武宣卞后""合葬高陵"事,也应当有庄重的礼仪,不大可能暗中进行。"魏武葬高陵,有司依汉立陵上祭殿"的记载以及文帝黄初三年诏所谓"高陵上殿皆毁坏,车马还(?),衣服藏府",都说明曹操高陵"陵上祭殿"曾经存在。这些事实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说法都是不能相合的曹丕在曹操高陵图画于禁"降服之状",迫使其羞辱而死的故事,也说明高陵有"陵屋",亦证实曹操"七十二疑冢"说之不可信。  相似文献   
63.
开寅六年(973)特赐第 王衮,开宝六年特赐同《三傅)出身。以其父监察御史王楷街命远方,死于国事,并经学士院召试所业,故有是命。《宋会要补编》页67。  相似文献   
64.
太祖朝失登科年份之进士人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府万年县人。北宋初登进士上第,初授州防御推官。后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宋史》卷三0七等。  相似文献   
65.
开宝二年(969)进士 王献可,泽州人。开宝二年登追士第。仕至知英州。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八《祖宗科举取人·太祖》,《雍正山西通志》卷六五《科目·宋进士》。  相似文献   
66.
黄先全 《神州》2012,(7):129-129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有时会堵塞学生的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方式,讲究提问技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我在多年的生物学教学中不断地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总结出一些技巧、保证了提问的准确性、启发性、主动性和科学性,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促成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7.
苗锦伟 《神州》2012,(12):133-133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将学习置于研究性小课题情景中,不仅是激发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而且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途。问题应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  相似文献   
68.
何慧 《神州》2012,(15):360-360
表扬是对学生的一种好评和赞美,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勇气,责任感和荣誉感,可以起到鼓励先进,树立榜样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表扬,是每位教师必不可缺的教学组成部分。小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好胜心,都喜欢被教师表扬,都十分重视老师的表扬。  相似文献   
69.
吝起贵 《神州》2012,(16):135-135
兴趣、好奇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取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手段,能有效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  相似文献   
70.
疑尊、疑卣铭文开头人的名号应释为"中義子父",金文中偶尔有这种"伯"、"仲"、"叔"、"季"与"父"之间有二字的名号。疑尊器底铭文第一行"于"下的字应依李学勤先生释为"卜",其写法与甲骨文中部分"卜"字相同,这可能与器主是西周早期商遗民有关。"卜鄂侯于盩城",即通过占卜的方式让鄂侯到盩城建都。铭文第二行的■字,释读尚需进一步探讨。《记一件新见铭文铜戈》公布的齐国铜戈,铭文第一字当释为"栗"。"栗成"即"栗城",盖即秦汉时之栗;后世之"栗城",在今河南夏邑县。此地在前286年后数年间曾短暂属齐,此戈可能即此时齐国铸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