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吴丽红 《新疆地方志》2005,(3):47-47,63
阿艾石窟正壁绘“西方净土变”,壁画保存完好,人物线条严谨柔美,表现形式及手法类似于盛唐时期的敦煌壁画,左右两侧条幅“十六观”形成一幅中堂式画卷。石窟两侧壁绘“文珠师利菩”、“卢舍那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玄佛、菩萨右上方均有汉文榜题。  相似文献   
22.
作为石窟寺,麦积山石窟遵循了佛教教义和内容上的规范,无论是佛、菩萨、弟子,还是供养人、力士、天王、诸天等均有塑造,而且在其1 6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地域特色,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3.
寂坐品香茗 茶是菩萨心肠,佛有香茶清韵。当你喝到身体舒服的时候,精神也就舒服了。不一定在于茶的好坏,那份意境和一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4.
孟君 《收藏家》2010,(4):29-31
在藏传佛教寺庙中,一般都供奉长寿三尊:长寿佛、尊胜佛母、白度母像,尤其在殿堂入口门额的上方或者在供奉舍利塔的灵堂里面,长寿三尊像是一定要供奉的,甚至在帐房毡包中也常可以看到。长寿三尊像的中间为主尊"长寿佛",其右侧为"尊胜佛母",左侧为"白度母"。长寿三尊像供奉在一起,被认为是福寿、吉祥的象征,这三尊神祗像只有在喇嘛教的寺院里面或  相似文献   
25.
《湖南文史》2009,(1):34-35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像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26.
咸若馆位于故宫外西路慈宁宫花园内,为该园中主体建筑。乾隆三十七年(1772)在东、西稍间的内壁上增设24个挂龛,用于供奉十二套擦擦三百六十佛,共计4320尊。经整理,咸若馆现存擦擦佛4233尊,其中4217尊属于三百六十佛系列,是利用三世章嘉胡图克图·若必多吉编订、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1757年12月20日)最终定型的三百六十佛铜阴佛模制作而成,其余16尊背后无字的擦擦无量寿佛则是清后期的作品。4217尊擦擦佛中目前仅有一套完整的擦擦三百六十佛,其余各套均不全。将这套完整的擦擦三百六十佛与《诸佛菩萨圣像赞》进行比较,两者有354尊佛像完全相同,仅6处存在差别,一致性高达983%。依据中正殿火场残存的《四体文佛名折》等一系列档案,考证其出现差别的原因是《诸佛菩萨圣像赞》和咸若馆供藏擦擦三百六十佛分别是三世章嘉编订三百六十佛过程中的前后两个阶段的作品,前者属于稿本,后者为定本。  相似文献   
27.
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所开凿的洞窟中,榆林25窟是相对较特殊的一个,窟内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与弥勒经变延续了盛唐洞窟中经变画的构图、风格,而正壁残存的一佛八菩萨图在造像样式上与窟内其他图像则有一定的差别。从正壁残存的主尊、菩萨名号题记中可以发现,唐代不空译《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能够与之相对应,但是该经对八大菩萨身形的描述与榆林25窟的图像有一定差别。此图像与藏经洞中的部分绢画具有类似的风格特征,其中一部分有藏文题记,表明它们与居住在敦煌的吐蕃信众有密切的关系,而藏经洞中发现的藏文抄写的《八大菩萨曼拏罗经》可以证明此地的吐蕃信众确实信奉这一经典。一佛八菩萨的图像在吐蕃本土拉萨及青海地区屡有发现,其中西藏昌都与青海玉树的两处摩崖石刻由高僧益西央开凿,年代均在九世纪初,这些遗迹说明一佛八菩萨图像在吐蕃本土的流传情况。在这几处图像与榆林25窟的一佛八菩萨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吐蕃流行的八大菩萨图样并不十分固定,但其构图和风格是基本接近的,而榆林25窟所采用的图像可能来源于吐蕃地区。  相似文献   
28.
唐代以来,摩醯首罗天形象逐渐适应中国的审美观念.明清时期,“菩萨相”类型的摩醯首罗天常见于水陆画中,其形象带有浓厚的汉地风格.“菩萨相”类型的摩醯首罗天可以追溯到高昌回鹘时期的柏孜克里克第17窟中的形象,该窟中的摩醯首罗天应是内地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
鱼篮观音是中国古代民间创造的众多观音形象之一,观音作渔妇模样,髻鬟高耸,髻中插一枚长钗,一手拎竹篮,篮中卧鱼一条。鱼篮观音的来历,学界一般认为是由马郎妇演变而来。马郎妇的故事源於唐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宋代志磐《佛祖统纪》、祖璘《隆兴编年通论》等书的记载大同小异,只是延州妇人变成了陕右马郎妇,淫女变成了圣女,并以马郎妇为销骨菩萨或普贤菩萨的化身而已。  相似文献   
30.
李裕群 《文物》2012,(2):84-95,97
一石佛寺石窟位于山西省寿阳县南35公里白云乡阔郊村西约800米的东南向的崖壁上,北纬37°34′75″,东经113°05′73″(图一)。石窟所在崖壁大致呈东西走向,岩石属于灰黄色砂岩。山势不高,海拔1299米。窟前有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